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高等级公路已逐步由大城市附近的平原区向山区延伸。由于山区地形、地质、自然环境等条件复杂多变,给高等级公路建设带来了许多技术问题,尤其是高等级公路贯穿山脉群时,不可避免采用许多的桥梁和隧道,位于桥隧之间的过渡路段(常称之为“短路段”)就会随之出现,这些过渡路段距离较短(有时不足200m),道路状况比较复杂,由于地质、地貌条件的限制和公路线形的制约,其设计、施工都比普通路段复杂,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商界高速公路穿越秦巴山区时桥与桥(隧道)之间出现的短路段为工程依托,对短路段开展路面结构分析与组合、路面施工和工程质量评价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根据短路段的特点,主要开展了以下五方面的研究:(1)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结构模型,分析了影响钢纤维混凝土板荷载应力的因素及规律,并参照规范对温度应力和疲劳应力进行分析,从而估算了板的最小厚度;(2)总结了短路段的特点,分析了短路段的路面结构组合,确定其面层结构类型为沥青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复合式路面。通过分析粘结层的作用,对粘结材料提出了技术要求;(3)根据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理论,结合规范要求,确定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研究了不同龄期、不同钢纤维掺量下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及抗折弹性模量和收缩性能,同时为改善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研究了减水剂对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4)在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时,由于施工路段短,选择小型机具是合理的,为了更好的控制短路段施工质量,参照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对短路段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5)对短路段进行工程质量评价时,所需检测点数偏少,为使短路段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了样本最小容量,并研究了压实质量、弯沉、平整度、厚度和路基路面几何尺寸等合理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