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译论视角下文化的转换与接受—《傲慢与偏见》三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融合和交流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各民族的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差异在所难免。而翻译作为一项古而有之的活动,其深层的目的就是通过解决语言这一障碍,达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为语言是在文化的环境下产生的,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制约,一定的语言必须在其产生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因此译者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两种文化,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语言这一手段,在译语文化中再现原作在源语文化中的功能和风貌,从而实现两种文化的交流。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由于其体裁和表现手段的特殊性,对原作者感隋、思想和创作风格的再现成为文化传递的重要因素。这就使得文学翻译过程中,在两种文化之间,译文需要倾向源语文化或原作者还是倾向译语文化或译文读者的矛盾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以往的文学翻译理论和实践中,两种大的流派一“归化”和“异化”各执一词,却造成了译者的两难问题。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采用了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目的论”,即以翻译的目的为核心,由译者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式。功能译论从译文的实际功能出发,将翻译发起人、原作者、译者、译文使用者和译文读者都纳入研究体系,共同决定译文的目的,并指出了翻译行为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本质。这一实用型的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实践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因为译者对这一动态体系的思考恰恰符合文学翻译中两种文化或者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在每一篇具体的译文中都能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对应的翻译策略。而这一点也反驳了一些批评家关于“功能译论不能指导文学翻译”的看法。 本文将功能译论引入文学翻译批评领域,抛弃以往僵硬的“归化”或“异化”评价标准,以“目的”为准绳,从语言、句子篇章和整体风格等几个层面对世界名著《傲慢与偏见》三个不同时期的中译本进行比较,以评析它们在文化的传递和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接受度方面的优劣,观其是否成功地按其目的实现了两种文化的交流。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考虑到翻译时代和译文读者以及翻译目的的明显差异,三位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以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各有所长。这在功能译论的评价体系下是可以接受的,并不能成为判定孰优孰劣的标准,而且也解释了同一作品的不同泽本不断出现的必要性,从而印证了功能译论的先进价值。文章的最后公正地指出由于功能译论本身的不完美而造成其在文学翻译批评领域应用的局限性,从而为文学翻译批评今后的发展完善提供方向,为未来研究兴趣激发新的思考空间。
其他文献
本文以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为指导探讨导游词的英译问题。目的论把翻译视为有目的的活动,强调译者应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从而扩大了翻译研究视野。基
如今,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地方主流媒体的强势地位受到新媒体的冲击。随着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媒介渠道的增多,传播空间呈现出众声喧哗的状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得各种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从而推动了跨文化研究的发展。外语
仿拟是一个古老的修辞现象,国外的仿拟研究限于美学、文学层面,语言学领域很少涉足。国内语言学界将仿拟的研究则主要定位在“修辞格”上,研究方向在四个维度展开:定义、种类、功
DSI井下系统最近引进了矿用泡沫岩尘技术。这种尝试是结合DSI,BASF,矿用泡沫技术和Blastcrete设备有限公司的一种努力。喷洒空气中夹带的岩尘应用在地下煤矿的顶板进入、底板
目前,“教师即课程”这一口号非常流行。虽然官方话语主张更多的教师专业自主,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教育模式仍受青睐。引用Cochran-Smith&Lytle(1999)的三种教师知识观,论文试
语言测试是伴随着语言教学出现和发展的,也是语言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英语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需要的一部分,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英语课程在中国涌现,随之,对这些
维·鲍·什克洛夫斯基是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同时也是一名传记作家。他的传记作品占其一生文学作品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目前我国学界对什氏的文学理论研究比较透彻,但对其文
托妮·莫里森的《秀拉》是一部探索非裔美国人在美国生存困境原因的小说。 在美国的移民中,非裔美国人是不情愿地踏上美国的。他们是被白人主流社会用来创造物质财富的工
艾丽丝·沃克(1944-)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影响力最大的、作品创作数量最多的黑人作家之一,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黑人女性作家。在她的文学创作过程中,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