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更换主营业务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现象。主营业务的更换往往带来名称的变更。据统计,2015年有超过200家上市公司改名,约占上市公司总量的10%。经过对这些更名公司的具体分析,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其名而无其实,即公司为迎合市场追逐热点进行更名,意欲抬升估值;另一类是实至名归型,公司发生重组、资产整合,主营业务发生一定质变,为使证券名称更好的与实际业务相符,从而进行更名。不管哪一类更名,都会向投资者传递公司转型、改革的预期,从而提升整体估值水平,短时间内吸引投资者的眼球,被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包括频繁更名的公司,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缺乏战略意识,公司整体成本居高不下。公司更名往往会带来生产经营特点的变化,其整体战略会发生转移或调整,原有的成本管理模式也会发生改变。而更名带来的积极影响能否持续长久,对此进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前人主要针对单个企业或行业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进行探讨,较少关注到更名上市公司的成本管理,本文以凯撒旅游为分析对象,着眼于这类公司的战略成本管理分析。本文应用了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之后,阐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通过对迈克尔·波特、莱利等人理论的梳理,介绍了战略定位、价值链、成本动因分析,为战略成本管理体系的具体应用打下了理论基础。通过对比凯撒旅游更名前后的财务绩效,从财务角度分析了凯撒旅游的经营及成本管理的现状,介绍了凯撒旅游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凯撒旅游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桑克模式,从战略定位、价值链、成本动因三个角度对凯撒旅游深入分析。最后,对其构建和完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凯撒旅游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同时以小见大,初步得出结论,认为更名给公司带来的发展不稳定、不持续,公司应在实际经营上下功夫,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从战略定位、价值链、成本动因出发,形成核心竞争力,赢得长期竞争优势。本文在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的框架下,聚焦我国资本市场中这一类特殊的企业,分析名称变更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体系的影响,并探究名称变更能否给企业自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