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保活运输工艺研究

来源 :浙江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yq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消费者对鲜活水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保活运输成为商品鱼养殖及销售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然而,活鱼在保活运输过程中因拥挤胁迫、水体振荡等因素产生的应激反应会导致鱼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疾病甚至死亡。传统车载充气运输、塑料袋充氧运输等运输方式很难降低鱼体应激反应,而麻醉保活运输既可以避免挣扎、创伤等给鱼体带来机械性损伤,又可以提高其存活率。由此麻醉保活的运输方式为传统活鱼运输的最具潜力的替代方式之一。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具有非常高的脂溶性使其适合在淡水和海水中使用,且对于水产品及人体均无毒害作用。本文以大黄鱼为实验对象,基于大黄鱼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三种运输方式,分别研究了温度、密度对成体大黄鱼(200±25 g)活水运输保活效果的影响;MS-222浓度对中等规格大黄鱼(50±5 g)麻醉运输保活效果及复苏率的影响;MS-222浓度对大黄鱼苗(1±0.5 g)塑料袋充氧运输保活效果及复苏率的影响。为应对不同运输情况制定相应的大黄鱼运输操作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成体大黄鱼在模拟活水运输条件下,不同运输温度(13℃、16℃、20℃、24℃、28℃)的保活效果和对鱼体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各处理组大黄鱼存活率逐渐下降,且13℃处理组大黄鱼保活效果最佳,存活率达90%;28℃处理组大黄鱼谷草转氨酶活性、皮质醇、乳酸及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据此得出如下运输工艺:采用活水运输方式对成体大黄鱼保活时间达20 h以内时,16℃运输条件下保活效果最佳,且存活率达95%以上;当保活时间达24 h至48 h时,13℃运输条件下保活效果最佳,且存活率达90%以上。研究了成体大黄鱼在模拟活水运输条件下,不同运输密度(高密度:116kg/m3、中密度:83 kg/m3、低密度:50kg/m3)的保活效果和对鱼体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经24 h运输后,低密度处理组保活效果最佳,且存活率均在80%以上;高密度处理组大黄鱼皮质醇、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密度组;除24℃外,低密度处理组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密度组。据此得出如下运输工艺:在13℃和16℃条件下,活水运输大黄鱼运输时间在18 h以内时,推荐采用中密度(83 kg/m3)运输。在20℃条件下,活水运输大黄鱼运输时间在21 h以内时,推荐采用低密度(50 kg/m3)运输;运输时间在21至24 h时,推荐采用中密度(83 kg/m3)运输。在24℃条件下,推荐采用中密度(83 kg/m3)运输。研究了中等规格大黄鱼在模拟麻醉运输条件下,不同MS-222浓度(10mg/L、20 mg/L、30 mg/L)的保活效果、复苏率和不同浓度处理组间鱼体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12 h模拟运输后,10 mg/L麻醉组大黄鱼保活效果及复苏率最佳,存活率达97%,复苏率达89%;大黄鱼呼吸频率随麻醉剂浓度的升高显著降低,各组水体溶解氧含量随运输时长增加均呈下降趋势;随麻醉剂浓度的升高,大黄鱼血清中皮质醇水平、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逐渐降低,其肌肉乳酸水平显著降低,其肌糖原水平显著升高。据此得出如下运输工艺:添加一定剂量的MS-222麻醉剂至运输水体,可以通过降低大黄鱼呼吸代谢、应激反应程度及能量损耗,有效提高运输存活率。低浓度(10 mg/L)MS-222可以达到最佳效果,将运输时长增至12 h。研究了大黄鱼苗(50-60日龄)在模拟塑料袋充氧运输条件下,不同MS-222浓度(5 mg/L、10 mg/L、15 mg/L)的保活效果、复苏率和运输前后鱼体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浓度的升高,各处理组大黄鱼存活率逐渐下降,且5 mg/L麻醉组大黄鱼保活效果及复苏率最佳,存活率达78%,复苏率达71%;对照组大黄鱼丙二醛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麻醉组。据此得出如下运输工艺:大黄鱼苗保活时间达10 h以上时,推荐使用低浓度(5 mg/L)MS-222进行麻醉处理,相较于无添加麻醉处理组,可以有效提升运输存活率,且经12 h运输后复苏率达85%;当保活时间达8 h以内时,推荐使用清水运输保活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葡萄园喷雾是葡萄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手段,随着葡萄产业向适度规模化发展,常规风送喷雾存在对葡萄叶幕穿透力度不够、雾滴分布不均、药液浪费等问题。研究螺旋风送式喷雾装置,对螺旋结构参数及其作用、出风口配置及其速度等关键结构参数进行设计、仿真和优化,通过性能试验改进和提升喷雾效果,为现代葡萄园高质量喷雾施药提供新技术。根据现代葡萄园种植模式和喷雾机植保作业要求,设计了螺旋风送式喷雾装置的初始结构,利用Sol
学位
<正>大学教育评价是高校办学的指挥棒,是推动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家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需要高校建立科学完备的教育评价体系作为引导和支撑。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以科教融合模式办学的研究型大学,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的教育评价改革之路。
期刊
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旨在培养具备高思想素质、高身体素质、高文化素质及高心理素质的综合素质型人才。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生活、学习、交际、就业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和困境,学习动力不足,认知存在偏差,社会适应力弱,心理健康堪忧等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域出发,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优势和特征,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优化创新,以期能够培养更多身心健康
期刊
目前工厂化白梨生产环节中的大小分级作业还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可靠性不足、生产效率低、果体损伤率高等问题。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白梨大小的自动分级是白梨工厂化推广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本研究选取白梨品种之一的秋白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集成YOLOv5、PSPNet与Deepsort三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以Python平台建立白梨大小实时分级软件系统,自主搭建输送平台
学位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职普融通、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明确要求。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近年来,职普融通逐渐成为教育政策关注的焦点,各地陆续开展实践探索,部分满足了社会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但总体来说成效欠佳,未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
期刊
蝗灾、旱灾、涝灾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一直是中国农业害虫防治的重点对象。为帮助农林业解决自然条件下蝗虫目标小、识别精度低、虫情数据掌握不及时的问题,减少农林业生产损失,现以深度学习为基础,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4-tiny蝗虫目标识别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套小型蝗虫识别系统。为了更快速,模型采用CSPDarknet53-tiny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Leaky Re LU作为激活函数。首先针
学位
目的探析会对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方法择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这两年前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共16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所取血液标本全部使用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接受检测的样本放置时间不同,保存温度不同,所取部位不同。对比这些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以下情况的检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血小板的12 h检测值和5 min检测值;2红细胞和白细胞在
期刊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小麦麦穗检测可以为农业生产管理环节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快速准确地检测麦穗在评估小麦产量方面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由于大田中的小麦生长环境较复杂,特别是部分麦穗的尺寸较小、叶片遮挡且麦穗间重叠严重等情况会导致麦穗检测的准确度较低。另外,田间的快速检测对模型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能实现快速、准确地麦穗检测,还需要满足模型的轻量化要求,以便于检
学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以“强就业”为导向,以“高技能”为核心,以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载体,以服务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为目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国内外相关实践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和范本,后续推进过程中应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坚持以能力与素质提升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的复合性与高端性;坚持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之一。目前,国内大豆生产无法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大豆需求量的增长,大豆进口量逐年增长的现状已经威胁到国家粮油安全。因此,培育优质高产的国产大豆新品种对于大豆育种专家而言刻不容缓。考种,也叫选种,是育种的关键环节。在考种过程中,大豆籽粒的表型参数是育种专家选取实验材料的主要依据。传统的籽粒考种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主要依靠人工观察、挑拣、称量与测量,容易受主观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