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性题材的油画,是有生命力的,无所不在的。这包括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风俗,民族的思想,民族的道德,心理和审美以及民族情感承受的极限情绪等等。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学术之间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中国油画的差异。油画的地方语境相互渗透,吸收,并随着时代发展的发展。自从油画被引入中国开始,中国油画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油画的民族化,他们试图为中国的文化建设开创路径。不管哪种方向都没有完全放弃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西方文化的立场。他们的存在和努力使油画从概念到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个融合中国和西方的特点并带有时代性的特征。中国的油画家们,须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结合开放的思维,不断在融合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探索,推进着中国油画的进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他们所获得的成就和留下的缺陷,为今天的中国油画应该如何发展自己的本身面貌和特性,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重大的价值。中国油画到底是走什么样的路,这一思想对中国油画的未来,是画家和理论家必然会触及的文化意识,根据十七年的经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可行的路径。油画本身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自然油画的教学也不会无动于衷,否则将很难适应新时代的油画发展地新需求。将民族题材的绘画和民间音乐,舞蹈一样,将被人们作为一种记录传统文化的方式永久保存。民族题材的油画作品要求创作者必须真实,准确的表现出民族风情。民族绘画中的习俗性原则也需要创作者表现出必须能够反映民族典型的特征,那些能够表现民族文化精髓的特点和印象。自觉地建构中国特色油画教学理论与创作系统,仍然有待解决。历史告诉我们,仅仅靠模仿与盲目的努力不是学习油画的目标,基于技术的积累,再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把借鉴西方油画技法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高层次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有水平的中国民族油画,才能真正使高校油画中的民族性教学发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