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定平原区是我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成为了粮食高产的限制因素。在这样一个降雨量减少,作物耗水量增加的背景下,研究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显得尤为重要。在望都开展冬小麦节水灌溉试验,以研究和确定冬小麦和耗水量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采用灌水控制下限处理来设计冬小麦的灌水试验。通过对影响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的株高、叶面积指数以及产量进行了记录,分析了不同灌水处理对这些因素的影响。采用水量平衡方程计算了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并分析了冬小麦的需水规律。在用彭曼公式(Penman-Monteith)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基础上,估算了望都地区冬小麦的作物系数。另外本文考虑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几个因素:日照时数、平均气温、降雨量等,根据望都试验站的资料建立全生育期需水量模型,运用BP网络模型对冬小麦需水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所以,将来可以在气象资料已知的前提下,对冬小麦的需水量进行预测,提前预知现状水资源条件下,能否满足小麦所要达到的产量水平。本文应用冬小麦不同灌水处理下的耗水量计算结果和对应产量的试验资料,用Jensen、Blank、Minhas、Stewart四个模型,确定了相应的敏感指数并进行检验,选出了适合当地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结果表明,河北平原地区小麦水分生产函数用Jensen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水分生产函数的最基本用途之一是确定优化灌溉制度。本文以Jensen提出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作为目标函数,以可供水量和土壤含水量作为约束条件,进行优化计算,取得望都地区总产量最高而且节省水资源的优化灌溉制度。最后,本文从节水工程措施、节水农艺措施和节水管理措施三个方面对保定市的节水技术与管理模式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