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施农林业作为建设现代高效农林业的重点,掌握设施农林用地的潜力分布及土壤肥力的背景对其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具有指导意义。论文以陕西省220个设施农林的地理分布点数据,结合10个生态环境因子,通过Maxent最大熵模型和ArcGIS的空间分析,对陕西省设施农林用地的潜力分布进行了预测,并分析其主导环境因子。采用相关系数法、隶属度函数因子归一化对陕西省设施农林用地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最大熵模型预测设施农林用地潜在适宜发展区的训练曲线下的面积AUC(area under curve)为0.964,测试AUC为0.915,模型的训练精度和拟合精度达到优秀水平。(2)陕西省设施农林用地的发展潜力前三的城市为渭南市、西安市和咸阳市,最小的三个城市为商洛市、宝鸡市、铜川市。潜力总面积可达到12.47×10~4hm~2,其中位于关中地区的渭南市发展潜力最大,面积可达4.9577×10~4hm~2,占该市常用耕地总面积的9.8%;(3)影响陕西省设施农林用地潜在适宜性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有4个,即夜间灯光亮度、海拔、坡度和年平均温度。(4)陕西省土壤肥力等级分为四级,一等地IFI(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为0.6181;二等地IFI为0.3216~0.6181;三等地IFI为0.1203~0.3216;四等地IFI为0.1203。(5)陕西省设施农林用地发展潜力最大的是二等地、其次是三等地、四等地,最后是一等地,分别占总发展潜力面积的72.7%、21.3%、5.8%、0.2%。(6)最适宜建设设施农林的土壤肥力状况如下:土壤中有效钾的含量为25.8~387.5mg/kg,有效磷的含量为0.4~30 mg/kg,全氮的含量为0.025~0.701 g/kg,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0.25~9.23 g/kg,全钾的含量为0.45~4.16 mg/kg,土壤砂粒的含量在7.67~89.04%,土壤粘粒的含量在3.54~59.76%,土壤pH值在4.3~9.9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