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脏再生时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及其调节的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omantou_3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肝脏手术、创伤和各种肝病后,残存肝细胞会进入复杂的再生过程。然而对肝再生机理,尤其是再生的启动和终止还不清楚。而能量代谢的调控始终是肝细胞再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研究发现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尤其是再生早期,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发生了特征性的改变。有学者认为线粒体早期的变化可能是启动肝细胞进入分裂周期的一个潜在的调节因素。因此,利用大鼠肝再生模型研究肝细胞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变化及其调节的机制,将有利于阐明肝细胞再生的分子机理。大鼠PH后,肝细胞线粒体发生了通透性转换(permeability transition,PT)变化,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自由基产生、细胞增生和凋亡诱导等多与线粒体PT有关。 活性氧族(ROS)是一个重要的PT诱导因素,而线粒体消耗的氧约有2~5%用于生成ROS,主要是是呼吸链复合物Ⅰ、Ⅲ漏出的电子直接与氧反应生成的;线粒体PTP开放又可引起线粒体产生ROS。有研究报导肝再生早期自由基与线粒体功能两者呈现十分明显的消长关系。这表明ROS与肝再生时线粒体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显然,弄清肝再生过程中线粒体PT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机理,将有助于认识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的问题。 PBR是一个线粒体PTP重要组分和调节蛋白。目前发现PBR主要生理功能有参与线粒体呼吸功能,类固醇生物合成的调节、细胞生长和肿瘤和细胞调亡等。PBR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外膜,多肽链具有五个跨膜结构域,氨基端位于线粒体膜间腔,羧基端位于胞质,并含有多种蛋白激酶作用的序列和磷酸化位点。这些提示PBR具有接受信号和传递信号结构基础,通过别构效应的方式影响相邻蛋白间的构象,而影响PTP的开和关,以及局部膜的流动性。所以PBR可能是调控线粒体PT的重要成员。 Bcl-2家族包括两类成员,一类如Bcl-2,Bcl-xl等是抑制凋亡发生的,另一类如Bax、Bak、Bcl-xs、Bad、Bid、Bik等是促进凋亡发生的。Bcl-2位于线粒
其他文献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运用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意义进行评价.方法 随机将2018年2月21日-8月14日在我院进行住院医治的40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研究以VP4和VP7为目的基因,设计具有BamH Ⅰ和Sac Ⅰ酶切位点及Kozak序列的VP4基因引物,采用套叠PCR对VP4进行定点突变,构建了pBI121-VP4植物表达载体;同时设计具有BamH Ⅰ和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年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
目的 探析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8年3月-2019年10月10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 探析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实施术前与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7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35例常规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感染是当前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近10﹪的人口为HBV携带者。由HBV持续感染所引起的病毒
目的 探析胸腔镜肺癌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方法 对2017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胸腔镜手术的88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4)与干预组(n=44).对照组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