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9020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我国目前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制度性缺失,由此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不仅涉及到成千上万农民的基本生活权利和生存权,关系着我国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还关系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各地政府应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关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实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本文主要论述了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分析由于我国征地补偿政策对土地的多重功能考虑不够,在现行的土地征收政策下形成的失地农民,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少,造成失地农民生存和就业都面临风险。论文主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资助项目——《我国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和出路问题》为支撑,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从当地失地农民的现实发展实际出发,通过制度体系框架的构建,归纳出解决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的思路。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就是提出遵循集约型模式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来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提出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存权的问题;同时以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作为视角来分析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因为,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措施,实现失地农民的发展权。   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总体上分析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政策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借鉴国外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经验,为下文深入探讨如何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立足于合肥,从合肥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出发,分析了失地农民生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社会保障的迫切需求,对如何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第三部分主要是论述了失地农民在就业方面遇到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和建立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政策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其他文献
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创立以来,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歇。随着我国学者对西方先进成果的引进,公司社会责任理念已渐渐为国人熟知和接受,在不绝于耳的争论声中,我们已经跨越了关于社会责任制度存废的论证时期,转而进入探究社会责任如何实现的新时代。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于我们来说无疑属于舶来品。由于缺少了西方长达近百年的发展演化过程,尽管经过了许多年的讨论研究,但无论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提高综合实力的关键支撑。经过多年积累,广大科研人员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动能,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极大提升。目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外部因素的干扰是否会阻碍中国的科技创新?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的科技竞争力?  2018年,我国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别为432.3万件和244.8万件,分别是1991年的86倍和98倍。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为8383.
期刊
股东出资是公司成立和存续的物质基础,也是公司资本形成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途径。就公司债权人而言,股东出资是公司对其债权人承担责任的信用基础。因此,股东是否依照发起人协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1]一直被广大学者和立法、司法部门广为宣传,引为至宝。城市房屋所有权作为最重要的财产权之一,是直接关系百姓安居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A CNC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for operation training of manufacturing facility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simulation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