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法脱除茶籽饼粕中茶皂素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orang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一种富含油脂,具有极高种植价值的一类茶科植物,其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茶油是油茶籽经压榨或浸出所得的油脂,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营养价值高,具有“东方橄榄油”之称。茶籽饼粕(Camellia meal)是油茶籽经提油后的副产物,茶籽饼粕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糖类、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因此在食品、化工及饲料工业中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茶皂素(Tea saponion)是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乳化、发泡、杀虫抑菌及刺激某些植物生长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水产养殖及医药等行业。同时,茶皂素具有溶血和鱼毒作用,大量的存在无益于动物的生长,阻碍了茶籽饼粕在饲料业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微生物发酵法是在外加微生物作用下对茶籽饼粕进行发酵,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分解利用茶皂素。与传统的物理、化学脱毒方法比较,不需要添加任何试剂,发酵产物不需进行后续处理即可直接利用,不仅能降解茶皂素,还可以提高茶籽饼粕中蛋白质及维生素的含量,可作为优良的饲用蛋白源。因此,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对茶籽饼粕进行脱毒研究,可为茶籽饼粕在饲料业的应用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并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以茶籽饼粕为研究对象,以茶皂素含量为指标,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对其进行脱毒处理,分别进行了茶皂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降解能力验证,及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得到如下结论:(1)自活性污泥、微生物菌剂Z-231、Z-831及实验室保存菌种中筛选出降解茶皂素的菌株12种,分别为:Al、 A4、 A6、 Bl、 Cl、 C2、枯草芽孢杆菌T1、地衣芽孢杆菌T2、酿酒酵母T3、放线菌T4、青霉T6和黑曲霉T5。利用PCR扩增一测序结果,结合菌落形态、显微镜观察确定筛选出的6种菌株中,A1为串珠状赤霉Gibberella moniliformis、 A4为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 A6、 Bl均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C1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2为恶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putida o(2)利用摇瓶液体发酵对12种供试菌株进行茶皂素降解能力验证,结果显示:B1及黑曲霉T5的降解能力最强,枯草芽孢杆菌T1、地衣芽孢杆菌T2及放线菌T4的降解效果最差;自活性污泥、微生物菌剂Z-231和Z-831筛选出的菌株整体降解能力强于于实验室保存的菌株;真菌的降解能力要强于细菌。(3)以茶籽饼粕为固态发酵培养基,利用黑曲霉T5与B1为微生物发酵菌种进行固态发酵,以茶皂素含量为指标,研究茶籽饼粕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并进行响应面实验及重复验证得到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初始含水率44%,发酵温度33.7℃,初始添加盐酸0.39μmol/g,发酵时间156.7h,此时茶籽饼粕中的茶皂素含量为5.004%,效果比较理想。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和比较神经症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正常人之间的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初步探讨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与神经症性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2年5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意识指数(IoC)与经典监测麻醉深度的双频谱指数(BIS)的比较,观察:1、在临床不同麻醉药物浓度下BIS值和IoC值的差异性和相关性;2、麻醉下意识消失和恢复
出镜记者作为电视媒体人格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媒体在场、增强新闻报道现场感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陌生化"理论,提出言语叙事、非言语叙事、镜头叙事的"陌生化"策略
体态语同有声语言都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及出镜记者不可或缺的语言。节目主持人及记者规范、自然地使用体态语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态度,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对促进电视节目的
高中新体育教学大纲、教材试验工作正式启动●全日制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大纲、教材试验工作指导组(耿培新执笔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及制订、编
错误认识一: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验证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规格为2cm×5cm×10cm的长方体铁块和铜块各1块、水、烧杯。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数据:①用弹簧测力计
背景:高血糖是诱发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炎症学说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氧化应激亦为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因素。肿瘤坏死因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确立、运行,以产业化的模式与理念来办教育不是新生事物,早已是顺理成章、呼应市场、响应时代发展的客观现实。市场机制下,教育产业化在我国有其
目的:采用自制的自动推拿器对颈神经根损伤造模后的大鼠进行定量机械振动、按压腧穴治疗,通过运用神经电生理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对大鼠神经根损伤的修复作用,以探讨其相关
本论文是对关于中日“狸”形象的比较研究。自从中国典籍在隋唐时期传入日本开始,日本就开始吸收中国神怪故事中的各种形象,把它们稍加雕琢,逐渐形成了符合日本本土特点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