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微织构的数学模型及其弹流润滑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ind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微织构可以改善摩擦副表面的摩擦学性能。为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微织构表面的弹流润滑性能和减摩机理,本文建立点状、线状和网状表面微织构的数学模型来探讨摩擦因数随微织构表面形貌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的微织构表面形貌参数主要有:表面微织构的深度、面积占有率、分布方式。基于弹流润滑理论,通过Reynolds方程、膜厚方程、载荷平衡方程、黏压方程和密压方程建立三种微织构表面的弹流润滑模型,采用多重网格法进行求解,最后得到三种微织构表面在不同形貌参数下的摩擦因数,压力和油膜厚度分布。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对点状表面微织构的研究中发现:摩擦因数随微凹坑深度、面积占有率和排数的增加均是先减小后增大,并在微凹坑深度为2μm,面积占有率为18%,排数为7时,摩擦因数最小;微凹坑呈钝角型分布的摩擦因数较直线型和锐角型的小。对线状表面微织构的研究中发现:摩擦因数随微凹槽深度、面积占有率和排数的增加均是先减小后增大,并在微凹槽深度为6μm,面积占有率为40%,排数为5时,摩擦因数最小;微凹槽与滑动方向为150°的摩擦因数较其它角度的小。对网状表面微织构的研究中发现:摩擦因数随微凹槽深度、面积占有率和排数的增加均是先减小后增大,并在微凹槽深度为4μm,面积占有率为40%,排数为5时,摩擦因数最小;微凹槽间夹角为150°的摩擦因数较其他角度的小。对三种微织构表面的对比研究中发现:其他工况条件不变,只改变速度时,当速度小于4.3m/s时,网状微织构表面的摩擦因数最小;当速度大于4.3m/s时,点状微织构表面的摩擦因数最小。其他工况条件不变,只改变载荷时,当载荷小于18N时,网状微织构表面的摩擦因数最小;当载荷大于18N时,点状微织构表面的摩擦因数最小。
其他文献
ZnSe作为一种重要的Ⅱ-Ⅵ族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直接带隙跃迁,激子束缚能大,光、电性能优良等优点,这使其成为蓝绿色发光、激光以及该波段相应的光学非线性材料,在光发射器件、非线性光电器件和红外器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ZnSe体单晶的制备技术尚不成熟,使用更多的是ZnSe薄膜和多晶。本文主要对ZnSe薄膜制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 ZnSe薄膜的制备采用化学反应助热壁外延法,通过将
作为灾难电影独特的亚类型,疫情灾难片展现了未知病菌/瘟疫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难,以及人类在疫情灾难中的恐惧与救赎.美国疫情灾难片在与其他类型的融合中透过三重时态和空间
一rn有一种可能性开辟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实验空间,这种可能性是能够通过对过去的“现时”进行思考、梦想、草拟和配置,使之进入未来的“现时”(through past presents into th
期刊
现如今,化工工业工程不断的进步,尤其是需求复杂化的当下社会,各方面的生产标准浮动,化学工业的生产规格越来越精密且复杂化,使工艺水平以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功底需要不断提升.
近年来1,2,4-三唑引起很大的关注,因为它能够与过渡金属离子生成配合物,其中一些配合物具有自旋转换功能,在分子电子器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制备研究新的1,2,4-三唑过渡
期刊
室温磁制冷材料的研究是国际前沿课题,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为了探索具有巨磁热效应的磁制冷材料,本文对GdTb、GdZnCd系合金的磁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另外建立理论模型计算了磁制冷
石油化工是我国工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加强石油炼化生产过的安全管理,能有效地提升石油企业生产效益.本文在分析石油炼化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就其安全技术与安全控制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