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三个平面理论和 认知语法理论为指导, 在确立现代汉语补语范畴的基 础上,把理论探讨和具体分析问题结合起来,探求补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寻找 各种补语之间的关联,以便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汉语的补语系统和功能。本文 认为,补语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与“时间”范畴和“量”范畴有密切的关系。 全文 共有六个部分:正文四章,另加引言和结语两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说明了补语研究的意义 , 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及研究 范围,并对语料来源和文中使用的符号作了说明。 第一章对现代汉语补语问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作了简要的回顾和评述 。 把以 往的研究分成四个时期 , 全面梳理了各个时期补语研究的特点和成果 , 指出研究 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讨论补语的性质和分类问题 。 本文着眼于述语和补语的语序 , 认为补 语句法形式缺乏一致性 , 但在功能上大都对述语起着有界化的作用 。 以时间范畴 为基础 , 把补语分成时间过程中的补语和表示时间量的补语 。 在补语内 部的分类 上 , 根据它们所具有的典型化的程度分成典型补语和非典型补语 。 运用认知原型 理论和配价理论 讨论了名词短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的界定问题。 第三章分析了整体性述补结构中的补语所具有的量的问题 。 根据补语所表达 的语义,把典型补语分成有量补语和无量补语;非典型补语分为变化量补语、比 较量补语、情状量补语几种。本章还讨论了某些补语的语法化问题,指出补语的 语法化向两个方向发展 : 补语所具有的有界作用促进其 向 “体标记化 ” 方向发展; 述补结构的紧密性向“词化”方向发展。 第四章分析了分离性 述补结构中的 补语所具有的量的问题 。 大部 分分离性 述 补结构中的 补语含有一定 的量 , 根据补语的所表达的语义 , 把其中的典型补语分 成有量补语和无量补语,把其中的非典型补语分为情状量补语和形象量 补语两 种。本章还讨论了 分离性述补结构中的结构助词“得”的产生和 “得”的功能 及其语法化问题。 结语部分对全文作了总结,并指出本研究尚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