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同时带动国际承包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持续繁荣发展的阶段,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更是为我国对外承包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一直被视为国际工程承包界权威榜单的由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gineering News Record)每年8月份评出的225/250强国际承包商排名,目前已成为评价国际工程承包商实力的重要参考依据。从其近几年排名来看,我国承包商在整个国际市场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实现逆势生长,不断创下新高,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榜单,但却始终缺少在国际市场中地位显赫的承包商,根本原因是我国承包企业的竞争实力普遍不强,因此对于进驻国际市场参与激烈竞争力的中国承包商而言,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于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探究决定国际承包商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二、建立何种评价指标体系以更准确地衡量国际工程承包商竞争力的强弱;三、采用哪种研究方法能更客观准确地评价承包企业的竞争力。其中第一点是核心,第二点是关键,第三点是途径,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定位于前两点,为相关评价研究做出有力铺垫。首先,在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提下,本文基于过去学者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相关研究所得研究成果及实际企业案例,通过归纳总结,构建出初步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主要分为项目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与市场拓展能力三个维度;其次,论文基于建立的指标体系,细化研究建立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主要由安全管理水平、风险管理能力、研发投入率、技术装备率、国际市场占有率等13项影响因素构成;最后,通过对既有研究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等)优缺点的对比分析,选择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这一更有优势的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SPSS19.0对从所有样本公司年报及历年ENR榜单等所获数据进行数据缺陷处理、可靠性分析及初步的探索性分析,确保所有影响因素指标数据的齐全及可用性,进而利用AMOS17.02构建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基本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整体情况下各潜变量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影响力大小排序为项目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且根据结构方程模型图中路径系数显示,各观测指标对承包企业竞争力所有的间接作用大小不同,其中安全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采购人员专业素能,专业人员比例及研发投入率的作用系数较大,分别为0.874,0.810,0.912,0.835,0.87,其他因素的作用稍弱,但大部分作用系数均在0.5以上,影响力度也不可小觑。最后,基于文中对我国国际承包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作者对我国对外承包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市场分布极端化等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并根据实证分析所得各因素作用路径及强度,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承包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