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人类大脑深处的一部分,而且缺乏实际的概念意义。但是,自从Lakoff和Johnson把隐喻和换喻的理解从语言层面拓宽到认知范畴,人们便开始了从隐喻和换喻的语言表达方式角度来研究情感。从研究中人们发现情感不仅具有丰富的概念意义,而且在人类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情感概念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并且无法用言语明确的表达,因此,Lakoff和Johnson (1980)认为对感情的认识完全借助于隐喻。Kovecses (1991)在对情感的相关语言表达方式研究之后发现人们对情感的认识既可通过隐喻又可通过换喻。Lakoff也曾经对英语中的愤怒的概念隐喻进行过全面的分析,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英汉语中愤怒的概念隐喻还没有一个完整透彻的分析。因此,本文试图从汉语中搜集更多的愤怒表达的概念隐喻例证,并且运用前人使用的基于语言的研究方法,从各种字典中搜集关于愤怒的汉语表达,并从这些表达方式中归纳总结出汉语愤怒表达所使用的隐喻和换喻,之后将这些结果和Lakoff (1987)中的英语愤怒表达隐喻换喻进行对比研究,从而验证英汉语中是否共同拥有相同的隐喻换喻概念,以及是否存在差别。经过数据搜集及分析,发现在汉语中也存在用隐喻和换喻表达愤怒的方式,而且经过对比研究,发现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愤怒是火”的这一概念隐喻。然而,在“愤怒是热”的这一概念隐喻中,英语常用“液体”来隐喻愤怒,而在汉语中“气”则是够成“愤怒是热”这一概念隐喻的基础。此外,英语和汉语还遵循相似的换喻准则,但是汉语则习惯于使用更多的身体部位。这些相似点是因为英汉语中的愤怒表达都是源于以身体经验为基础。而这两种语言中之所以会存在差异是因为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