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关临聘人员制度探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公务员实行根据一定的人口比例和业务量配备的编制管理。然而,由于统计口径存在误差,加上公务员编制需财政负担,编制资源十分紧张。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渐与国际接轨,种种变革使得我国政府部门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管理任务日渐繁重,导致各部门编制人员缺口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全国政府部门包括深圳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开始使用临聘人员承担辅助执法、信启、采集、收文发文等辅助性、事务性、临时性工作。虽然政府临聘用人制度缓解了正式编制不足的矛盾,在我国政府管理社会的职能中也发挥了一定的协助作用,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由于管理不够规范,我国地方政府实施临聘人员制度同时存在着不少弊端。例如缺乏严谨的制度规范和监督机制、入口管理较混乱、无法实现同工同酬工资福利待遇偏低、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及职业发展前景、执行公务的主体合法性受到质疑、对政府行为的连惯性及权威性的负面影响、易滋生腐败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易导致公务员变成“包工头’角色等。现代政府面临的行政环境如此复杂,改革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转变政府职能,使之更加清晰化、精简化和高效化。在这种新形势下,本文尝试从政府职能变迁的角度去阐述机构改革对政府临聘人员制度带来的影响:转变政府职能首要就是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然而由于临聘人员的定位为临时性及低成本,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不符合服务型政府的高素质人才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是从“划桨者”到“掌舵者”角色的转变,即政府应该集中精力做好决策工作,把具体的服务性工作承包给私营企业和非营利性机构去做,政府还应引入竞争机制和成本意识,重妥善授权而非事必躬亲,“有为政府”将转移大部分原来由临聘人员履行的职能,由此政府工作人员的缺口将逐渐缩小,尤其是临聘人员;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建设高效政府,电子政务将加快发展,由此将大大减少政府工作对大量“人”的依赖,这当中当然包括临聘人员。鉴于临聘人员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以及未来政府职能的发展方向,临聘人员的存在价值将越趋变小,权衡利弊,笔者认为应逐步取消政府临聘人员这一用人制度,分化为以下三种发展路径:对于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社会化手段解决的工勤岗位应当实行社会化运作;对于可通过雇员形式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部分辅助管理岗位应纳入政府雇员岗位管理:对于需要继续保留的重要和敏感岗位应纳入公务员系统。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水平,校园体育运动愈加丰富,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体育运动中,感受多种体育运动的不同魅力,提升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在这种大环境下,跆拳道在校园
本论文主要工作是对苯并噻唑以及咪唑类杂环化合物新的合成方法的研究。苯并噻唑类及咪唑类杂环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在农药、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抗HIV
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各级政府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政府行政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越位、缺位、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空气以及环境污染呈现不断加重,肺癌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肺癌也是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原因[1-2]。2015年,我国肺癌的发病数为7333
<正>为深入贯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根据沙县纪委驻政府办纪律检查组《关于做好中秋国庆期间纠治"四风"相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沙县机关社保中心
<正>自古以来,闽台民间信仰就特别发达,林立的宫庙、成百上千的神灵、频繁的宗教活动、众多的信徒构成闽台民间信仰的基本内容。闽台民间信仰的产生和发展,在深受中华文化传
会议
<正>拔尖技能人才是企业选拔出来的技能水平特别突出的优秀人才,在对拔尖技能人才培训中,如何让拔尖技能人才的能力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成为各培训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原油
在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里,投资活动是核心。企业价值的增加从根本上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和效率的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与投资效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不仅是会计监管的关键
《诗学集成押韵渊海》由元人严毅汇编而成。严毅,字子仁,福建建安人,其身份可能是兼具学者与商人身份的书商。卷首有张复序。张复,字伯阳,泰定元年(1324)进士,历任多职。卷末有梅轩蔡氏刊刻木记。梅轩蔡氏是建安当地知名的坊肆刻书世家,其刊刻始于元至顺二年(1331),后世代沿袭直至明弘治年间。本文第一章借助统计学量化研究的方法,宏观分析该书存录《诗经》原句的主要方式、内容及特点。第二章通过详尽剖析该书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国有企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然而,在国有企业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却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内部审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