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东方医院、东直门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透析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合并皮肤瘙痒患者69例进行Duo氏瘙痒评分,并记录其各项临床检查。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即针灸联合灌流组、灌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HD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透析时间4小时。灌流组(HD+HP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方法治疗,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治疗4h,其中联合灌流治疗每周1次,每次2h,2h后换下灌流器。针灸联合灌流组(针灸+HD+HP组)每周3次针刺合谷、血海穴,余治疗与灌流组相同。记录治疗前IP、PTH及Duo瘙痒评分,治疗8周后再次记录其血清磷(IP)水平、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及Duo瘙痒评分。结果:针灸+HP+HD组显效率为78.3%,HD+HP组显效率为60.0%,并对三组治疗前后IP、PTH及Duo评分进行统计分析,HD组治疗前后IP、PTH及Duo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HD+HP组治疗前后IP、PTH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Duo瘙痒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针灸+HD+HP组治疗前后IP、PTH无统计学差异(P>0.05),Duo瘙痒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并对3组治疗效果进行x2检验,HD+HP组与HD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针灸+HD+HP组与HD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HD+HP组与针灸+HD+HP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依据近十年来中医证型研究进展对入组患者进行辩证分型,发现血虚型及湿毒型明显发病率高于其他,对针灸联合血液灌流及血液灌流对湿毒型及血虚型的疗效分别进行x2检验,针灸联合血液灌流对血虚型及湿毒型UP患者的疗效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灌流对对血虚型及湿毒型UP患者的疗效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依据近10年来尿毒症瘙痒中医病机及辨证分型的研究,对入组患者进行辩证分型,其中血虚型发病率为36.2%,湿毒型发病率40.6%,对针灸联合血液灌流及血液灌流对湿毒型及血虚型的疗效分别进行x2检验,针灸联合血液灌流对血虚型及湿毒型UP患者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灌流对对血虚型及湿毒型UP患者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合谷、血海穴联合血液灌流可有效缓解尿毒症瘙痒症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血虚与湿毒相关,针灸联合血液灌流对血虚型与湿毒型的疗效不存在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