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其策略研究——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zx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频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展开,英语已成为一门通用语言,这对大学英语提出了新的培养高素质的跨文化交际人才的要求。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英语教学依然是采用以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文化教学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实施。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即使学了多年英语但却无法流利的用英语谈论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  本文首先回顾了学习本族语文化的必要性和文化失语的相关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测试和访谈对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四个非英语专业的162名学生和10名英语教师展开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目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策略。测试设计主要参照教育部推荐教材《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中国文化概况》和《中国文化读本》结合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些流行词设计了中国文化知识英语表达能力测试卷。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目前文化教学的现状、分析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和寻求解决文化失语现象的策略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目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以西方文化为主,中国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很少;大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较弱,这影响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生的确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还发现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成分较少,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也有一定欠缺。对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本研究从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针对大学生文化失语现象和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文化教学应遵循如下原则: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文化教学要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文化教学应遵循相关性和实用性原则;教学中可采用说教式和体验式教学方法相结合;文化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建议,首先通过教师培训、教学反思、行动研究等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知识素养和教学水平;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中采用比较教学法,两种文化的比较可以加深对两种文化和差异的认识;教学中增加补充中国文化的内容并且要建立起文化测评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增加中国文化的输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CZ-3A系列运载火箭,是指由长征三号甲(CZ-3A)及其发展型长征三号乙(CZ-3B)和长征三号丙(CZ-3C)3种火箭组成的大型火箭群体。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有效载荷,也可用于近地轨道(LEO)、太阳同步轨道(SSO)以及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