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工湿地植物净污能力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q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由于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使东北地区各流域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作为哈尔滨市主要生活用水来源的松花江在近几年污染严重。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问题较多、效果较差,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集经济价值、污水处理和景观价值于一体的绿色处理技术,其中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哈尔滨市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9种湿地植物:泽泻(Alisma orinentale)、菖蒲(Acorus calamus)、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香蒲(Typha orientalis)、水葱(Scirpus validus)、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小白花地榆(Sangusisorbatenuifolia)、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为研究对象,应用模拟的小型人工湿地系统,对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不同污水浓度下单种湿地植物以及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为哈尔滨市人工湿地系统筛选净化效果好的植物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9种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均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其中香蒲、慈姑净化效果较好。(2)综合分析确定5天为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HRT=5d时,香蒲对生活污水中COD、TN、NH4+-N、TP的去除率均达到最高,其次是慈姑、小叶章、水葱和菖蒲,芦苇和地榆净污能力相对较差。(3)在中、低浓度污水中,香蒲的净化效果最好;在高浓度污水中,植物对污水净化效果均较差,且不同植物间净化效果差异不显著。植物对COD、TN、NH4+-N、TP的去除率随着污水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且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不同植物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净化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大部分植物去除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4)在中浓度污水中,不同植物配置对COD、TN、NH4+-N、TP的净化效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植物配置对污水的净化能力要高于三种植物配置。在高浓度污水中,三种植物配置对COD、TP的净化效果要好于两种植物配置;不同植物配置对NH4+-N的净化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TP的净化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葱+慈姑+香蒲的植物配置净污能力最高。综上所述,单种湿地植物中香蒲对生活污水的综合净化效果最好,慈姑、菖蒲和水葱也有较好的净化能力,植物配置净污效果要高于单种植物。
其他文献
认为知识经济使得以提供信息为主的会计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会计假设作为对 会计所处经济环境做出的推断和假定也必然受到影响。为此,探讨了会计假设的改进,并进行
<正>抗日战争进入第二年的1938年,中国空军与入侵的日本空军在武汉空域进行了四次闻名于世、扬我中华神威的大空战。这四次空战均与武昌有着密切关联。因当时中国指挥抗战的
洞庭湖区的孟姜女信仰从明代修庙祭祀到现在已有500多年历史,其傩祭、还傩愿仪式及傩戏《姜女下池》已经逐渐消失,但孟姜女信仰却依然盛行。作为南派代表的洞庭湖区孟姜女传
溪洛渡水电站引水压力管道竖井混凝土施工项目采用可拆装辐条式单面滑模施工技术,提高了工程质量、缩短了工期、减小了财力消耗.介绍了滑模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及组装拆卸方
目前汽车发动机排气噪声控制方法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在排气系统中安装适当的排气消声器,这是最有效、最简单,也是目前国内外采用最多的方法。一个好的消声器要求在其工作
论文以获得高产量的甲壳素脱乙酰酶为目的,从湘江河岸边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产甲壳素脱乙酰酶的菌株,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利用该菌株深层发酵甲壳素脱乙酰酶,优化其培养基条件
作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组织传播学尽管在上世纪中后期才开始进入研究领域,但在此之前,组织的传播活动伴随着组织的建立而产生,却是由来已久。在一些早期的组织活动中
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中由"形式/实质非理性"和"形式/实质合理性"构成的有关法律思维类型的概念体系,同康德哲学有着紧密牵连。这种哲学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原本是四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铁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0例血常规检测结果表现为红细胞平均体积(MCV)降低且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增高患者
本文对实际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几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比如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阐述了各种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介绍了各种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