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由于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使东北地区各流域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作为哈尔滨市主要生活用水来源的松花江在近几年污染严重。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问题较多、效果较差,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集经济价值、污水处理和景观价值于一体的绿色处理技术,其中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哈尔滨市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9种湿地植物:泽泻(Alisma orinentale)、菖蒲(Acorus calamus)、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香蒲(Typha orientalis)、水葱(Scirpus validus)、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小白花地榆(Sangusisorbatenuifolia)、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为研究对象,应用模拟的小型人工湿地系统,对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不同污水浓度下单种湿地植物以及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为哈尔滨市人工湿地系统筛选净化效果好的植物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9种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均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其中香蒲、慈姑净化效果较好。(2)综合分析确定5天为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HRT=5d时,香蒲对生活污水中COD、TN、NH4+-N、TP的去除率均达到最高,其次是慈姑、小叶章、水葱和菖蒲,芦苇和地榆净污能力相对较差。(3)在中、低浓度污水中,香蒲的净化效果最好;在高浓度污水中,植物对污水净化效果均较差,且不同植物间净化效果差异不显著。植物对COD、TN、NH4+-N、TP的去除率随着污水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且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不同植物对低、中、高浓度污水的净化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大部分植物去除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4)在中浓度污水中,不同植物配置对COD、TN、NH4+-N、TP的净化效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植物配置对污水的净化能力要高于三种植物配置。在高浓度污水中,三种植物配置对COD、TP的净化效果要好于两种植物配置;不同植物配置对NH4+-N的净化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TP的净化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葱+慈姑+香蒲的植物配置净污能力最高。综上所述,单种湿地植物中香蒲对生活污水的综合净化效果最好,慈姑、菖蒲和水葱也有较好的净化能力,植物配置净污效果要高于单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