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色素b6f复合体中Chlα光保护机制研究

来源 :河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合膜蛋白细胞色素b6f复合体(Cytochrome b6f complex,简称Cyt b6f)是光合电子传递链中三个重要的膜蛋白复合体之一,位于光系统Ⅱ和系统Ⅰ之间,介导两个光系统之间的电子传递,同时作为质子泵跨膜转运质子,为ATP合成提供能量。Cyt b6f除了4个大亚基和4个小亚基的蛋白组分之外,每个单体还结合1分子的叶绿素 a(chlorophyll a,Chl a)和1分子的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car)。研究表明,复合体中Chla在光照条件下非常稳定,其单线激发态(singlet excited state,1Chl a*)寿命很短,仅为~200 ps,荧光产率为~1.8%;而在甲醇中1Chl a*寿命为5~6 ns,荧光产率为20%~30%。推测该Chl a光稳定的原因是Cyt b6f特殊的蛋白环境快速猝灭了*Chl a,使Chl a荧光产率随之降低,最终导致Chl a三线态(triplet excited state,3Chl a*)和随后的单线态氧(1O2*)产率降低,但是目前对这一推测尚缺乏有力的实验证据。  根据Cyt b6f2.7(A)分辨率的晶体结构[1],Chl a处于精细蛋白环境中,其中心Mg离子和H2O分子配位,并且该H2O通过氢键与复合体亚基Ⅳ的氨基酸G136和T137相互作用。本研究基于这一结构,1)以集胞藻6803(synechocystis sp.PCC6803)为材料,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Cyt b6f亚基Ⅳ的G136、T137氨基酸定点突变;2)运用生化手段分离纯化Cyt b6f蛋白制剂;3)研究野生和突变Cyt b6f蛋白制剂在强光条件下稳定性的差异;结合时间分辨光谱(Time resolved spectrometry,TRS)技术比较不同样品中Chl a荧光寿命的的差异。研究结果如下:  1)获得了3株集胞藻6803 Cyt b6f氨基酸定点突变株,即2个单突G136A和T137A,1个双突G136A/T137A;  2)以野生和突变菌株为材料,分离纯化了野生和3个突变Cyt b6f蛋白样品;  3)通过对野生和突变样品的光破坏实验,发现突变不仅导致蛋白与Chla结合能力下降,而且显著降低了Chl a的光稳定性。在强光照条件下,Cyt b6f中Chl a稳定性由高到低顺序为:野生>单突T137A>单突G136A>双突G136A/T137A。TRS实验表明,野生Cyt b6f样品中Chl a的荧光寿命为~240 ps,与文献报道吻合;而双突G136A/T137A中,Chl a荧光寿命延长到~470 ps。  上述结果表明在Cyt b6f中,Chla所处的精细的蛋白环境,特别是复合体亚基Ⅳ的氨基酸G136和T137与Chl a形成的氢键网络对其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介孔活性炭(MAC)和共轭微孔聚合物(CMP)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和稳定的化学性质。本论文选用MAC和CMP两种材料与金属盐溶液混合后经高温热解制备多孔复合材料,CMP经热分解后可得到多孔硬炭(PHC)。通过电化学测试并利用XRD、SEM、TEM、元素分析和比表面积测试等技术对所制备多孔复合材料进行形貌表征和微观结构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本文主要将四水醋酸锰与不同质量的MAC在蒸馏水中混合均匀
无线通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通讯机站、IDC机房以及大型云计算中心数量的急剧增长,使得通讯行业的能耗问题变得越来越显著。作为高热密度建
近年来,开发清洁和高效的替代能源来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无法抵挡的趋势,而燃料电池,水裂解装置以及金属-空气电池等作为高效的电化学能量转化和存储装置受缓慢的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的动力学影响,使其需要贵金属(Pt,Ir)基催化剂来解决过高的过电位。贵金属由于资源短缺及稳定性差等原因严重阻碍了这些高能装置的商业化,因此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及廉价的电催化
学位
主动外排系统是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的重要机制,它通过将进入胞内的抗生素泵出胞外,降低菌体内药物的有效浓度而使细菌耐药。外排抑制剂可以阻碍细菌对药物的外排作用,它通过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