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缺失下农村留守儿童学绩、自尊及人格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_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因为经济原因,很多人无力将孩子带到城市从而形成留守子女群体,目前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初步揭示出了这一群体所存在的问题,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父母双亲都外出的留守儿童,忽略了单亲外出尤其是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而后者恰恰是我国留守儿童的主体,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男性外出务工,这些家庭的孩子得不到或很少得到父亲的关爱,产生父亲缺失现象。因此,父亲缺失对他们心理发展的影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目前我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起步,更无可借鉴的研究结论。因此,本研究以父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编问卷、自尊量表、人格问卷、对留守儿童有关于父亲书信、日记等的分析,探讨父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人格,自尊及学绩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父亲在促进儿童学绩、自尊及人格发展上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角色。(2)父亲缺失对于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是复杂的,但总的来说消极的影响大于积极的影响。(3)父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成就自尊存在一定的影响,完整家庭儿童的成就自尊显著高于父亲缺失的留守儿童。(4)由教师评定的学业成绩对儿童的总体自尊及自尊各维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留守儿童的对自己学习好坏的体验对留守儿童的总体自尊有一定的影响。(5)在人格方面,父亲缺失对于留守儿童的人格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完整家庭的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更多的表现出冷漠、孤独、冷静寡言、行为拘谨、忧虑不安和抑郁压抑。与完整家庭的女童相比,父亲缺失的留守女童,表现出谨慎、想问题比较周到、更加的成熟的特征。与完整家庭的男童相比,父亲缺失的留守男童更多的表现出冷漠、孤独、不和群。(6)在学业成绩、学业体验与人格的关系上,学业成绩被评定为差的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焦虑不安和缺乏信心,在学业体验上,学业体验高的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强的情绪稳定性、社会意识成熟性,并且做事认真、学习上比较刻苦,而学业体验消极组的留守儿童更多的表现出情感易激动、易苦恼,紧张焦虑等人格特点。(7)在人格与自尊的关系上,表明越是情绪稳定、面对现实、社会意识成熟、能沉着地应付现实问题,而且认真、社会价值比较成熟、在学习上认真刻苦、敢于大胆交际、自我控制能力强、能合理支配自己的行为和感情,越是总体自尊比较高;越是过于谨慎、个人主义、处事圆滑、忧虑不安、烦恼自扰、急躁易怒、抑郁压抑、紧张焦虑、对人对事缺乏信心,总体自尊越低。(8)从学绩、自尊及人格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好的学业成绩、良好的学业体验,能促进儿童良好的人格。而良好的人格又能提高父亲缺失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反过来,较高的自尊水平,良好的人格又是取得好的学业成绩的有利保证和促进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讨论并分析结直肠息肉内镜下的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分析两组患者内镜下的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除了
中国人主动接受西方艺术,根本原因在于内在价值观的转换。八五新潮前后,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西方现代主义和国内的"现代化"运动、"现代性"探索产生了直接关联。这是一次重
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多学科交叉渗透是以钢琴课程知识技能为载体,联系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高师钢琴课程具有融音乐属性、教育属性、文化属性于一体的特性,这决定了多学
<正> 陈应时同志在《评管平湖演奏出‘广陵散’谱》、《琴曲‘广陵散’谱律学考释》等文章(下简称陈文)中提出:“在明末以前古琴为纯律,明末清初以后为三分损益律”的论断”,
中学生恋爱是我国中学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学者们各执己见,争议不断。为了解高中生恋爱的本质、特点与现状,探讨高中生青春期教育的有效方法,笔者采用自编高中生恋爱情
山西的影戏艺术素以演技的奇妙、影人制作的精美著称于世 ,对中国民间艺术有较大影响 ,侯马皮影是其中一支。笔者几次赴地处晋南的侯马作实地考察发现 ,侯马皮影这种综合性民
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南宋时期的书院发展可谓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对南宋书院大师的研究,历来是中外学者研究中国书院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选择著名教育家、理学家朱熹、陆九
虽然当代哲学家围绕分析哲学的性质问题还存在各种不同观点,但分析哲学成为当代哲学的基础内容和基本方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哲学家们对分析哲学性质的讨论,一方面是出于历史
目的探究CT诊断在过敏性肺炎患者诊断中的表现。方法选取我院在2003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例过敏性肺炎患者,均对其进行CT检查,回顾分析所有的CT影像资料、临床资料,分析
矩阵的奇异值理论提出至今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奇异值分解理论由Beltrami和Jordan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提出至今,由于其内在的一些良好特性,奇异值分解正成为应用数学和数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