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蛰虫对药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雌激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大黄、蛰虫对药水煎剂对雌孕激素负荷大鼠子宫肌瘤模型雌激素(E2)及其受体(ER)的影响,明确其间的量效关系,探讨其治疗子宫肌瘤的分子生物学机理,以便对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方法:将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蛰虫小剂量组、大黄蛰虫中剂量组、大黄蛰虫大剂量组、大黄蛰虫丸组、桂枝茯苓胶囊组,造模方法在国外研究基础上加以改进,即正常对照组每周一、三、五日肌肉注射高压灭菌花生油0.2ml/d,共20周。第11周起予蒸馏水灌胃2ml,每周6次,连续1O周。其余组每周一、三、五日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1mg/d,共20周。从第14周起每周肌肉注射黄体酮一次O.5mg/d,共7周。模型组于第10周末处死两只,进行预实验。第11周起对药组分别组予大黄、蛰虫对药悬液2ml灌胃,小、中、大剂量分别含生药约O.15g/ml、O.29g/ml、0.58g/ml。同时设药物对照组,即大黄蛰虫丸颗粒悬液2ml灌胃组,含生药约O.07g/ml;桂枝茯苓胶囊悬液2ml灌胃组,含生药约0.04g/ml,每周6次,连续10周。采用雌孕激素负荷法建立大鼠子宫肌瘤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雌激素(E2)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   结果:各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对雌、孕激素负荷模型大鼠的体重下降无明显抑制作用(P>O.05);各组血清中雌激素水平测定的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E2浓度显著增加(P<0.05),大黄蛰虫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大黄蛰虫丸组,桂枝茯苓胶囊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雌二醇含量显著降低(P<0.01);ER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R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蛰虫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大黄蛰虫丸组、桂枝茯苓胶囊组子宫ER含量显著降低(P<0.01)。   结论:大黄蛰虫对大鼠体重无影响;实验表明造模大鼠体内存在高雌激素及其受体的病理状态,而大黄蛰虫能有效拮抗其体内雌激素及其受体水平的增高,从而对子宫肌瘤有积极的预防及治疗。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目的:通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病理模型分别观察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黄芪、川芎嗪注射液合用大、中、小剂量腹腔注射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及行为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