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孕妇口服维生素k与新生儿维生素k营养状况的关系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ue_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一部分新生儿在出生时即有维生素K缺乏状况,这是生后发生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病理基础之一,改善和预防这种维生素K缺乏状态对防止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具有重要意义[6]。近年来,维生素K领域的研究进展很快,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检测技术的发展及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等肝外维生素K依赖蛋白的发现为深入研究维生素K营养状况及检测亚临床维生素K缺乏提供可能,而传统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只能反应出严重的维生素K缺乏状况,即当有出血倾向时才发生改变。凝血酶原前体蛋白和骨钙蛋白是两种重要的维生素K依赖蛋白。故本实验是在通过测定孕妇及所生新生儿血清中末羧化骨钙蛋白(unOC),骨钙蛋白(OC),并计算骨钙蛋白未羧化率,以及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来观察孕期妇女口服维生素K1后,维生素K是否能通过胎盘以改变新生儿维生素K营养状况,从而达到监测和预防新生儿维生素K依赖性出血的发生。 方法:将怀孕36-38周的妇女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试验组孕妇口服维生素K1,每日5mg,直至分娩,平均15天,对照组孕妇不用药,分娩前,采两组孕妇静脉血各3ml及两组新生儿脐血各3ml,用单克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其血清PIVKA-Ⅱ,OC,unOC水平,其中总OC中unOC的比例用骨钙蛋白未羧化率表示(unOC/OC)。 结果:试验组孕妇用药后骨钙蛋白未羧化率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新生儿骨钙蛋白未羧化率明显降低(P<0.001),试验组孕妇药后PIVKA-Ⅱ改变不明显,试验组新生儿PIVKA-Ⅱ明显降低(P<0.001)。 结论:1孕晚期妇女口服维生素K1后,孕妇及新生儿体内的骨钙蛋白未羧化均率明显降低,同时新生儿体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亦明显降低,说明维生素K1可以通过胎盘改善新生儿体内维生素K营养状况。2测定血清中未羧化骨钙蛋白,骨钙蛋白并计算出骨钙蛋白未羧化率,及凝血酶原前体蛋白,能够精确地检验出体内维生素K营养状况。通过孕妇口服维生素K1能达到防止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目的。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黑河市属寒地稻作栽培区,经常出现低温冷害和早霜,对感温性强的水稻影响很大。我市水稻生产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温冷害,而且大体上每隔三、四年就出现一次周期性严重低温,水稻易
罗伯特.佩.沃伦作为美国南方“重农学派”的成员,虽然拥护南方的农业社会,反对北方的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对南方的侵蚀,而他却通过小说《国王的人马》中的人物颠覆了美国南方
该品种由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夏播生育期88天,幼苗浅紫色,株高110~120厘米,穗粗纺锤形,千粒重2.8克,出米率80%。黄谷黄米,植株匀称,叶片上 This variety is bred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水稻抛秧的增产效果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蔡育宽刘福兴崔农凯(沈阳市东陵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凌海市原种场)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全国推广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1992年东陵区引进了这
期刊
感染性糖尿病足溃疡(DFU)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它通过破坏组织威胁肢体和生命. 降低下肢截肢风险是常规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研究证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目的:应用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评价新方法建立小型猪室壁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中华小型猪16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钝缘支及右冠状动脉后降支远端,阻断回旋支及右冠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