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诗论对中国诗学变复问题的反思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诗学是中国古典诗学发展的最后一环。研究者较少从反思的角度来研究它。清人却正是通过反思历代诗学的成败得失而建立起自己的诗学理论的。总的说来,这和中华民族重反思的民族文化性格密切相关。中国学术一直是沿着这种反思精神发展的,诗学也不例外。 清代诗学之所以体现出强烈的反思色彩,还有特定的历史原因。明清易代使明清之际有民族自觉意识的汉族知识分子痛切地总结明朝败亡的教训,他们认为,学术败坏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诗学是学术之一,他们也开始了对诗学的反思。再则,清人认为以风雅为正脉的中国古典诗学在创作与理论两个方面均有风雅道丧的危险。为重扶大雅,清人必然对此展开反思。 清人对中国诗学的反思是全面展开的,但本文主要考察清人对变复问题的反思。这一问题和风雅的关系很紧密。清人认为,复由于本身具有复兴风雅的可能而有不可忽略的价值。但复古主义者的诗歌创作往往陷入陈陈相因、了无生趣之境;而且复古者是古非今,易于割裂诗歌史。这是由于复古者人无自心,境域狭隘。就变而言,清人肯定变的必要性,但也清楚地看到了变的弊端:破坏法度,背离雅道,甚至影响国家的兴衰;唐、宋、明数代诗歌之变所表现出来的弊端即这些。这又是由于他们的诗歌都有刻意求变的经历,甚至极端地否弃法度以求新变。由此,清人认识到,变和复是诗歌健康发展的两翼,不可偏废。 清人对变复问题的反思也启示我们可以从新的思路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
其他文献
低气压、污秽及覆冰共存的环境下绝缘子的电气性能将大为降低,国内外在该领域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关于该环境下绝缘子在交、直流电压下闪络特性差异的研究却鲜见报道。作者
本文主要依据《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一书,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所产生的汉语新词语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对词典中的词语进行分类,从词长角度对数量最多的双音节词
梁启超的“生活的艺术化”理论是在对前期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进行总结和反省的基础上产生的。“生活的艺术化”的提倡,表明梁启超由前期对人的理性的启蒙转向对人的情感的教
吴文英是中国词史中最受争议的一位词坛巨擘。自宋以降,其争论焦点主要在他的身世、人品、爱情、作品的艺术风格等诸方面,诸家很难达成共识,本文从吴文英的布衣身份入手来探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