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教育经历的叙事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给女性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提供了前提条件,近年来高校女生数量不断扩大,女性优势逐渐显现引发社会关注,甚至有学者提出:大众化阶段适龄男性人口“相对让出”高等教育机会的观点。确实,从数量上看女大学生人数总量超过男大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在教育中实现了性别公平教育,在男性话语体系为准的文化中,女大学生的发展仍需关注。研究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比例较高,由于城乡经济差距,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中农村比例远远高于城镇。在此背景下,研究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的教育经历,剖析学习过程中影响其教育经历的内外部因素,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通过深度访谈对12名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的教育经历进行剖析,解读她们的教育故事,探寻影响其教育经历的因素,分析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在接受教育中性别是否带来差异与不公,并从中了解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对自身接受教育这段经历的主观感知,以及她们对教育经历的评价和对性别差异的感受。通过叙事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出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教育经历的主要过程:在入学与升学阶段,父母态度、父母行为、个体意识、外部环境是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教学条件、教师、同学、家庭环境对学业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大学与专业选择也是该阶段中重要的一环,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教育结果;在教育结果上,主要表现为就业,其受到父母期待、教师、社会分工及个体选择的影响;在对教育经历的主观感知方面,包括对教育经历的感受与评价、对性别差异的看法等。由此可见,家庭、学校教育、社会以及个体意识都对农村家庭第—代女大学生的教育经历产生影响,这符合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的个体发展来源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其教育经历是在微观、中间、外在、宏观以及时间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对教育经历的感受也与女性这一社会性别角色息息相关。因此,在对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教育经历解读和结论的基础之上,以社会性别为视角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体四个层面提出初步建议,引起社会对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的关注,解放更多人的性别观念,让男女携手为两性真正平等迈向新的一步。
其他文献
报告17例肘关节后外侧松解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作者强调手术前燃烧,手术中骨膜完整剥离,术中缝合剥离之骨膜到尺骨上,术后充分骨膜下引流及早期练功是成功的关键。同时对俣并有骨化
介绍了船闸输水设计专家系统中的知识表示方法和知识库的组成。根据船闸输水设计的特点,选择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描述了船闸输水系统的设计知识。由输水系统设计过程,确定了
在语文创新教育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寻找新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通过焊条电弧焊板对接坡口焊缝焊接技能评定实例分析,对比介绍了此种焊接方法下HAF603和ASME标准中对应类型焊缝焊接技能评定相关要求的联系和差异。
太极拳是一项中国传统运动,习练太极拳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也能够发挥通经络、旺气血对人身体健康的积极意义。受偏见所限、专业培训机构的缺失、推广普及的不足等
纪检监察派驻监督是我国特有的党内监督机制,派驻制度从双重管理演变到统一管理,从对部分单位派驻到实现全覆盖派驻,这项制度伴随我国反腐败工作历程进行了30余年的上下求索
2006年1月26日,新华社及各大媒体同时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西部地区基层派出所、乡镇司法所、人民法庭建设规划》,会议听取了
南京市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调查与分析王志群施鸣(南京市鼓楼医院妇产科,南京210008)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女性;中老年;南京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是危及老年妇
现阶段,燃气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当中常用的一种基本能源。而且,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燃气的应用范围、实际使用量也有所增加,这就涉及到燃气运输的稳定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正式法律文件,于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并于2005年12月14日在全球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