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质地貌理论分析山水画皴法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zhhc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皴法,是中国山水画中表现山石纹理、质感的一种技法,源于自然界真实的山石和土质结构,是表现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地质地貌结构、土质和山石的形态,岩石的褶皱、纹理、裂痕、断层、阴阳、凹凸等等的方法。这种方法经过画家的艺术再创造,化自然形象为绘画语言,从而形成了表现山水、岩石的技法。皴法既是历代画家所创造,又出于自然的山石纹理结构。那么,由此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不同的“皴法”必然表现不同的山川形象,代表着不同的山水画家对自然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皴法与山水画是同步发展的,各种各样的皴法甚至成为不同画家或画派的“代名词”,所以说皴法负载着非同寻常的技法和文化意义,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结晶。本文以范宽作品《溪山行旅图》作为主要切入点来分析和论证,对此作品进行分析,解剖其生活来源和艺术转换方法,以便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觉,并根据这种方法从不同角度重新认识和定位范宽的作品,丰富补充对范宽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在地质地貌特征和山水画中寻求一个结合点,将这种富有特征的地质地貌“造化”和山水画进行一种有机的链接,探索中国山水画皴法的科学根据,了解山水画的生活来源、艺术转换、创作方法,以及一些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达到丰富理论研究和创新绘画角度的目的。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入手,不仅在方法论上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联系起来作一次尝试,以区别于有些命题因局限在社会科学内不容易阐释清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山水画皴法的形成与自然特征结构存在着内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学科交叉、学科渗透将地质学中的地质特征理论引入到山水画的学习中,用此理论来指导山水画的实践,进一步促进山水画的发展。
其他文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运行实效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法律地位的确立及发展,推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民
吴冠中是中国当代画坛最享有盛名也是最饱受争议的人物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吴冠中在中国画艺术如何发展路途上的成败经验、引发的争议与实质、主要美学思想、作品呈现的中西
在 2 0世纪词学界 ,叶恭绰是一位以搜集整理清词文献知名的词学家。然而 ,他论词标榜直抒性情 ,反对受形式格律束缚 ,主张顺应时代需要革新旧体诗词 ,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本文主要对计程仪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和测速算法进行了研究。计程仪系统由测速传感器,匹配电路,发射机系统,接收机系统,信号处理单元组成。发射机包括正弦波脉冲信号的DDS产生电
《大理国写经卷》中有一则《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仪轨》,其中"护国般若佛母启请仪轨"中有一幅"法界轮"图。此图虽然在"护国般若佛母启请"仪轨中,但所绘的应是以毗卢遮那大法身
<正>肉牛产业是郓城县畜牧产业群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推进肉牛产业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县畜牧局党组根据省、市畜牧兽医局工作安排,于2014年8月9日召开专题会对本县肉牛
为了使碱性硼氢化钠溶液催化水解析氢,比较了用硝酸镍和硝酸钴与碱性硼氢化钠溶液反应制取的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发现用硝酸钴制取的催化剂催化效果较好,通过XRF测定其主要成分
白居易是中唐的诗文大家,为后人留下了三千八百多篇诗文,他的许多篇章深入人心,至今仍布在人口。对他的诗歌,学术界研究已非常深入,并已形成共识,但对其文章的论述却为之寥寥,对他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新已成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与否又成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本文就着力于国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演化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以及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