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利息收入及结构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a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以及金融“脱媒”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不断缩小,传统信贷业务收入萎缩,商业银行为保持盈利必须寻找新的收入来源,商业银行转型迫在眉睫。而与传统业务相对的非利息业务是否能够帮助商业银行转型,带来盈利能力的提升,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收入增长点,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对非利息收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非利息收入的概念和特征,然后总结了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机制,接着归纳了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的现状,并比较了中美两国商业银行在非利息收入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最后利用2008年至2017年中国3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检验非利息收入及其组成部分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并将样本银行分为两类,进行对比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所有样本银行,非利息收入整体占比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各类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全国性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可以显著提升其盈利能力,而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非利息收入的影响不显著。(2)对于所有样本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投资收益占比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汇兑损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影响均不显著,其他业务收入占比的提高不但不会带来盈利能力的提升,反而会导致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3)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其盈利能力,其他业务收入占比的提升会使其盈利能力降低;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投资收益占比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其盈利能力。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建议,认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优化非利息业务的内部结构、各类型银行差异化发展非利息业务、提高金融创新实力和完善银行体制机制的措施来优化发展非利息业务,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其他文献
综观中国环保法治历程,可从环保主体的角度分成三种模式:环境行政、环境司法和社会多元参与。三种模式间并非简单的演进、取代关系:长期以来,环境行政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后两种环保模式的兴起更晚进、发展更迟缓。从这三种模式的变迁、互动中,可见其内含各异的理论逻辑,侧重不同的社会功能,呈现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环境法治面貌。由于人类社会发展与原始自然间的直接、剧烈冲突是当前环境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的主因,所以,相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是一种测量水流速度的测井方法.文章介绍MZY-DD1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及电路原理.仪器具有模块化设计及探头仅测量氧活化伽马射线的
采用最大泡压法测定了常压下纯液体2-甲基-1,3-丙二醇(MPO)及小同浓度MPO水溶液在298.15~367.7K范围的界向张力。实验结果表明,纯MPO及其水溶液的界面张力σ随温度升高而呈线性减小;
采用有机硅氧烷单体与聚醚、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制备水性聚氨酯涂料。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后添加有机硅氧烷单体的合成工艺,可制备贮存稳定好的水性聚氨酯
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s)因其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寿命长等优点被誉为下一代照明光源。荧光粉作为白光发光二极管实现荧光转换的核心材料。其发光性能是体现白光发光二极管作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血管性痴呆(V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VD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致病过程,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烟酒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