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瓣膜性房颤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中医证素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23838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房颤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中医证素研究,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根据参考文献制定非瓣膜性房颤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中医病因及流行病学调查表;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12月份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完成患者一般资料、病史、各项检查结果和中医四诊信息的采集,创建EXCEL数据库,将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录入,共纳入病例100份,应用SPSS21.0软件对各证素、证候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各证素与不同房颤及颈部血管彩超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各证素与年龄、性别、并病、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相关性。  结果:(1)①中医证素分布情况:气虚(38.71%)>血瘀(23.96%)>阳虚(9.68%)>血虚(7.83%)=痰浊(7.83%)=阴虚(7.83%)>气滞(2.76%)>水饮(1.38%)>热蕴(0%);②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气虚血瘀型(44%)>气血两虚型(16%)=气阴两虚型(16%)>痰瘀互结型(11%)>心阳不振型(9%)>水饮凌心型(4%);证素与证候分布情况基本吻合。(2)①不同房颤与颈动脉斑块分布情况:首诊房颤患者颈部血管斑块以单发为主,其他类型的房颤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均以多发为主,随着房颤时间的延长,斑块面积及血管弹性指标均有增高;②房颤类型与中医证素分布情况:虽然不同房颤均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素,但行X2检验后结果提示4种不同类型的房颤其证素分布无统计学意义;③中医证素与斑块性质、斑块部位分布情况:无论动脉粥样斑块按何种方法分类,气虚、血瘀均是其主要证素。(3)中医证素与临床检查结果的相关性:①证素的年龄分段:气虚、血瘀型患者年龄分布较集中,水饮型患者平均年龄95%的置信区间跨度最大;②证素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分布情况:男性分布排序为气虚>血瘀>阳虚>痰浊>阴虚>血虚>水饮>气滞;女性为气虚>血瘀>血虚>阴虚>阳虚>痰浊>气滞>水饮;③中医证素与房颤并病的分布情况:高血压是气虚、血瘀、阳虚、血虚型非瓣膜性房颤最主要的发病原因,而痰浊、阴虚、气滞、水饮型患者以冠心病为主因;④各证素与血常规、血脂、凝血指标的相关性:血红蛋白与血瘀型成正相关,与阴虚型成负相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气虚型、水饮型成正相关,与血虚型成负相关。  结论:(1)非瓣膜性房颤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素分布以气虚、血瘀为主,以心、脾好发;但不同类型房颤证素分布无统计学意义;(2)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着房颤时间的延长、发病次数的增多而加重;(3)高血压、冠心病是非瓣膜性房颤的主要发病原因;(4)中医证素与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磁疗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的治疗,检测血清及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3(MMP-1/13)含量的变化,从而探讨磁疗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的防治和可能性机制,便于临床上推广和实
目的:   1、探讨白英水提取液诱导人大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机制。   2、探讨白英水提取液对Notchl基因的影响。   方法:   1、取白英全草干品浸泡、煎熬、过滤、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祝氏降糖对药方对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丙二醛(MDA)的影响,研究该方剂对糖尿病大鼠的是否具有降血糖及改善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