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组发生于淋巴结和(或)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通常NHL患者对传统的化疗方案(如COP,CHOP等)表现出较好的反应,但多数往往在达到缓解后数月至数年的时间内出现复发。加大剂量的强化疗仅能使部分患者达到长期的缓解,但同时带来较大的药物毒性及较高致死率。寻求治疗NHL新药及新方案成了当前的一个紧迫问题。体外和动物实验显示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包括多发性骨髓瘤、结肠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胰腺癌在内的许多恶性肿瘤有抗癌活性,并具有明显的抗淋巴瘤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特异性地抑制泛素-蛋白酶体通路(UPP),从而发挥阻止肿瘤细胞生长、播散及血管生成的作用,其毒副作用小,并与常规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国外基础研究显示硼替佐米体外单药及联合其他药物等均可以抑制多种恶性淋巴瘤细胞株的增殖。本实验从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等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角度,探讨硼替佐米对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的影响,为临床寻找新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我们采用Wright-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MTT法分析硼替佐米对淋巴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FCM分析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半定量RT-PCR分析细胞内NF-κB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硼替佐米作用细胞24h后,可观察到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硼替佐米可增强对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硼替佐米对Raji细胞的凋亡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不同浓度的硼替佐米处理细胞株后用半定量RT-PCR分析细胞内NF-κB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随作用浓度增加表达水平越低,同时caspase-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随作用浓度增加表达水平越高。综上所述,硼替佐米对Raji细胞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可以下调细胞内NF-κB表达水平及上调caspase-3的表达水平,NF-κB基因和caspase-3基因很可能参与了硼替佐米诱导Raji细胞凋亡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