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微生物来源软骨素合酶的发现与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by2897028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作为一种代表性的硫酸化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以蛋白聚糖(CSPGs)侧糖链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细胞表面或细胞周围基质中,其重复二糖单元结构为:[-4-GlcA-β1-3-GalNAc-β1-]n。CS参与生物体许多生理过程,也与很多病理过程息息相关。临床上,CS类制剂已广泛应用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损伤和干眼症的治疗,还可以用作抗病毒和抗感染药物;研究表明,CS可以有效的缩短伤口愈合过程或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修复;此外,CS单独或与葡糖胺等成分组合作为膳食补充剂已广泛的应用于欧洲和美国的营养保健品中。此外,CS还可用于诊断或治疗恶性肿瘤,许多文献报道肿瘤细胞/组织CS中链长和硫酸化模式的发生改变,因此CS具有作为早期癌症检测生物标记物的潜在应用价值;也有文献报道直接注射酰亚胺修饰的CS到乳腺癌模型裸鼠的肿瘤组织,可有效减慢或清除癌细胞的生长,且不会对邻近的正常组织造成明显的毒性;CS-F还可以在实验性转移小鼠模型中抑制腺癌MC-38细胞的肺定植。人工合成均一度高的多糖或结构均一、确定的寡糖分子已成为CS应用开发的热点问题。目前,规模化销售的CS原料依然是采用传统的动物组织提取法,所获得多糖结构均一性差,易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杂质污染,甚至可能受到种间病毒和/或朊病毒污染。此外,自鸡、牛或者鱼类软骨提取的CS多糖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重复二糖单位组成不同,且硫酸基团修饰位点及分布也不一致。最终产品糖链长度均一性差硫酸化程度不一致等缺点不但限制了 CS类临床药物的质量的提高使该类药物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药物的进一步开发研究。随着糖工程的迅速发展,糖胺聚糖寡糖的化学酶法发展迅猛,较传统的化学合成法而言,其过程简单、产品收率高并且其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此外,随着CS多糖合成机制研究的深入,借助合成生物学手段,通过基因工程菌株发酵生产CS多糖也取得很大的进展。软骨素合酶(chondroitin synthase,ChnS,EC 2.4.1.175)属于 CAZy(Carbohydrate Active enZymesdatabase)GT2 家族,其同时具有 GlcA 和 GalNAc的糖基转移酶(GlcA-T和GalNAc-T)活性,可以交替地将GalNAc和GlcA残基从它们的糖核苷酸转移到CS糖链的非还原末端来催化软骨素链的延伸。作为人工合成CS多糖的关键催化工具分子,该类酶分子的发现、催化模式及底物特异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其中,用于荚膜多糖合成的微生物来源的软骨素合酶与脊椎动物中用于硫酸软骨素合成的同工酶相比,具有易于重组表达,底物选择性宽泛的特点,更有利于人工CS合成。迄今为止已经成功表达并确定的细菌来源软骨素合酶已有三种:来自巴斯德菌F型(Pasteurella type F)的PmCS、来自大肠杆菌K4(E.coli K4)的KfoC和来自绿色硫细菌(Chlorobium phaeobacteroides)的 CpCS。本论文从自 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Actinobacillus Ureae 和 Moraxella canis的基因组中确定了 3种具有GalNAc和GlcA双糖基转移酶功能的新型软骨素合酶,并完成了体外重组表达、催化活性确证,分别命名为ApCS,McCS和AuCS;此外,论文还在上述新型软骨素合酶底物特异性研究的基础上,选择ApCS开展了单糖供体选择机制的初步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3种与已知软骨素合酶分子序列相似性在50%左右的编码基因,分别是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paragallinarum)的ApCS,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Ureae)的AuCS,犬摩拉克氏菌(Moraxellacanis)的McCS。(2)疑似微生物来源软骨素合酶重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与纯化:实现ApCS,AuCS McCS基因在E.coli表达系统中的可溶性重组表达并分别建立了重组蛋白的纯化方法。(3)确定了 ApCS,AuCS及McCS具有软骨素合酶的催化活性:以带有pNP基团的GlcA(GlcA-pNP)为受体,确定了 3种重组蛋白能将GalNAc基团转移到GlcA-pNP的非还原端,生成软骨素结构的二糖GalNAc-GlcA-pNP;以GalNAc-GlcA-pNP为受体,确定了 3种重组蛋白的GlcA转移酶活性。(4)完成了重组ApCS,AuCS及McCS最适反应条件和酶学动力常数的测定。(5)重组ApCS,AuCS及McCS受体底物特异性的分析与机制研究:本实验中首先探究了软骨素合酶可以利用的最短底物糖链长度,结果表明除了PmCS,其他软骨素合酶均可以单糖GlcA-pNP作为受体进行反应,而PmCS所需的受体糖链最短为三糖;通过生物大分子作用仪初步分析了软骨素合酶受体糖链长度差异的机理;此外,以肝素结构-三糖作为底物,测定ApCS的GalNAc-T活性,结果证明肝素结构-三糖为底物时ApCS仍然可以发挥GalNAc-T催化活性。(6)重组ApCS,AuCS及McCS单糖选择性及机制的初步研究:完成了 3种新型软骨素合酶对UDP-GalNAc结构类似的糖核苷酸催化活性的分析,发现McCS表现出最为宽泛的单糖供体选择性;通过蛋白-分子对接模拟并初步分析了 ApCS表现出严格的单糖供体选择性的分子机理——当其底物为UDP-GalNAz时,由于分子中的叠氮基团对蛋白分子的第402位天门冬酰胺形成氢键,使分子偏离Mn2+活性中心,与Mn2+形成的配位作用改变,这可能是该底物不能被催化反应的原因。综上,本论文发现了 3种新型的微生物来源软骨素合酶,使已确定的该类酶分子增加为6种;作为典型的多糖糖链合成酶,论文对软骨素合酶的酶学性质、受体特异性及单糖供体选择性的研究对Leloir家族糖基转移酶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相关结论直接有利于CS的人工合成体系的发展,应用价值明显。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企业在寻求技术突破的同时,科学合理的安排生产资源、保证设备稳定高效的运行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新方向,生产调度是重要的要素之一。车间的生产模式从单机、并行机逐渐转变为流水车间(Flow-shop Scheduling)、混合流水车间(Hybrid Flow-shop Scheduling)。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设备可靠度逐渐下降、故
本文以微电子企业员工密集、化学品及消防安全隐患突出为研究对象,进行危险性综合评价,强化微电子企业安全管理,探索危险性评价方法工程实际应用途径。采用现场调查、定量计算、数值模拟方法,有效辨识了微电子企业危险因素,建立了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完善了微电子企业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对策。微电子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中利用PHAST仿真模拟及FDS火灾疏散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对喷涂废气扩散、蒸气云爆炸进行了实例探讨,
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先进制造概念的深入推进,刺激着制造业向着数字化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否实现对车间生产数据的高效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制造车间存在着资源离散分布、功能特征表示不全、灵活性低等问题,这些缺陷极大地限制了车间的智能化发展。为此,本文通过研究云制造相关理论,设计并构建了一个集成多源异构生产数据采集、低延时数据传输和并行运行流式计算和批量计算的车间生产大数
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又名大豆象,属鞘翅目(Coleoptera)豆象科(Bruchidae),在我国属于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其繁殖速度快,适应强,寄主种类广,防治较困难,对豆类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是我国进出口豆类植物检疫的重要害虫。自菜豆象入侵二十几年来,在我国各部分地区大量发生,对我国各豆类产地及农户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致使豆类失去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损失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大型植保机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农业机械,植保机喷药系统由隔膜泵、调节阀、喷嘴等构成,其系统具有不确定性、时变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如何在植保机不同的行走速度下都能实现最佳的喷药量,对于提高效率,保障喷药的均匀性、降低成本和减小污染,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当前主流的大型植保机及喷药系统的原理和控制特点,针对常用隔膜泵与电动阀共同构成
泥河湾盆地由于富含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遗址而被称为“中国的奥都威峡谷”。盆地内分布着中国北方第四系标准地层,河湖相沉积连续,地层中广泛存在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遗址,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前人对盆地已做过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古生物、地层年代学、旧石器和古环境研究四个方面。而对泥河湾古湖演变过程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对古人类存在时期盆地古环境演化及古环境与古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缺乏较
植物是由一系列器官组成,植物器官是植物体上具有一定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执行一定生理机能的部分,例如根、茎、叶等。植物的器官都会生长发育成特定的形状,这一生物学过程叫作形态发育。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应对各种各样严酷的条件和环境的变化,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控制生长发育的机制。植物的遗传和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地过程,人类至今对此仍然知之甚少。目前还无法预测基因变化
CANopen DS402协议是基于CAN总线的运动控制系统专用协议。在国外,CANopen DS402协议已经应用至实时以太网协议上,并在诸多行业中广泛使用。近些年来,国内才慢慢开始对CANopen协议进行研究。然而由于CANopen DS402协议本身较为复杂,并且各大厂商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对协议有一定程度的修改,都导致了对协议的研究难度增大。目前,国内各大高校还停留在对协议本身的研究上,工业
农业面源污染正成为当前地表水体的主要污染负荷来源,农田退水携带大量未被吸收的氮、磷等养分直接进入农田汇水区河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本文采用水生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开展了农田汇水区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分析探讨工程对河道水质的改善效果及其对水体氮、磷等污染物的削减总量。在工程应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研究夏季和冬季不同水生植物与生物填料组合净化河道水体的效果,着重分析不同处理系统中水体氮磷
岩石圈热结构及其演化是盆地深部热动力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也是我国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其西部陆块上叠鄂尔多斯盆地成因机制和构造热演化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选择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为研究地区,在系统收集梳理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岩石热导率、岩石生热率和现今地温场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镜质体反射率与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古温标参数测试分析和热史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其古地温场特征,获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