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ammi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12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速首次跌破8%的关口以来,我国的经济开始走向增速换挡转型期,以此同时,伴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可以大规模替代人力的新技术的突破以及前期热炒的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端的工业自动化技术的逐步落地,我国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失业压力越来越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数据,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2013年的30.1%逐渐下降到2016年底的28.8%。虽然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仅几年一直维持在4%左右,而文章统计的国家统计局不定期公布的更能反应就业状况的调查失业率的值以5%为中枢波动,但是技术进步,尤其是从2000年以来的“机器换人”的大讨论,究竟是杞人忧天还是应该未雨绸缪,值得关注。之前的针对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大多局限于将技术进步定义为经济发展因素中除去劳动力和资本的其他因素,或者是从人力资本的角度考量技术进步。而我国国内的研究更加重视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期的技术进步带来了经济增长但并未带来巨大的就业增长这一问题,更多的是以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的逻辑来考虑问题,使用的数据也多为2008年之前的数据,缺乏对于目前迅猛的自动化所带来的失业问题的研究,而且虽然研究众多,方法各异,但是对于技术进步对于就业的影响无论是总量效应还是结构效应,均未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基于此,本文在宏观层面考察了我国技术进步与就业的整体情况,并按照产生新工作的产品创新类型的技术进步与替代人力的自动化设备创新型的技术进步严谨的讨论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总量效应,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技术进步对于就业的结构效应的详细讨论。在实证模型部分,延续文章的一贯逻辑,采用目前最新的数据,考察1997-2015年间技术进步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影响,首先,在就业总量方面,自动化设备的创新对于制造业就业总量的抑制作用相比于产品创新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加强大,按照理论模型的思路,这也反映出目前我国仍处于电子信息化的浪潮之中,第四次工业革命仍未到来。而在技术进步对于就业结构的影响方面,并没有得出技术进步导致了就业极化现象的结论,除了高技术行业之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均会对就业产生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主权财富基金是一种近年来在国际投资市场上方兴未艾的国家财富投资形式。主权财富基金有50多年的历史,以中东产油国和东南亚新兴工业国为代表,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不同种类。中国
近来高等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与此同时企业也需要优质的大学生来提高工作绩效,因此就有更多的人追求高品质的大学教育服务.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
期刊
期刊
期刊
为了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设施番茄叶片气孔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金粉2号”为试材,于2013年5—8月设计4个土壤水分梯度试验[正常灌溉(田间持水量的70%~80%)、轻度胁迫(田间持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是生物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就以这门学科的特征为切入点,结合一些简单的教学案例,综合阐述了在生物教学中实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