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陵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iao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陵,字孝穆,南朝梁、陈之际著名文人。在梁代,徐陵弱冠登朝,以“徐庚体”著称;入陈后,徐陵屡居高位,是为政亮直的朝廷重臣,更是文名卓越的“一代文宗”。一方面,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考证徐陵的人生经历、仕宦沉浮来探究徐陵的思想心路经历,以及徐陵作为南朝士族的学术文化修养和行为风尚。另一方面,作为梁、陈文风的代表,《玉台新咏》的编撰者,驰誉南北的重要作家,对徐陵文学创作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重要和极其必要的课题。本文共分为六章。本文首先对东海徐氏徐陵一族的家族世系、家世背景,以及主要家庭成员的生平作了简要考证。得出的结论是,东海徐氏徐陵一族祖籍东海郯城,是随晋王室南渡的士族之一;东海徐氏在两晋、宋、齐地位较低,属于次等士族;梁代以来,作为新兴文学士族,其家族地位开始提高;入陈后,凭借徐陵的文学才能和政治地位,其家族的声势达到鼎盛,跃入一流士族行列。本章以徐陵梁朝仕历、滞留北朝、仕宦陈朝三个主要阶段为层次加以划分,并结合徐陵诗文,对其生平仕历中史焉不详的阶段加以补证。徐陵初入仕途任职于晋安王萧纲幕下,萧纲入主东宫后,徐陵随侍东宫,是为萧纲文学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梁武帝太清二年,徐陵“妙简行人”,出使东魏,文章辞令盛于邺下,于促进南朝文学北传甚有力焉。徐陵人生的转折期是羁旅北朝的七年,改朝换代、国破亲丧、漂泊异国的耻辱辛酸促使徐陵家国之思的强烈迸发,这些都为其文学创作开辟了另一番景象。入陈后,作为前朝士族,以及倡导禅代的功臣,徐陵及其家族的政治地位逐渐升高。从政过程中,徐陵勤于吏治、公正严明,展现出梁、陈新兴士族实干任事的从政风尚。作为有陈一代集朝廷重臣和士林领袖为一身的重要人物,徐陵在陈代掌握着品擢选举之权,这是梁、陈以来,次等士族地位上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高门主导政坛之明证。南朝以来,经学、玄学、佛学互相渗透、兼容并蓄,经学通常是士族高门世代相传的学术,而玄学、佛学则深深渗透到了南朝士族的思想领域和日常活动中。虽然南朝是儒学中衰时代,但在梁武帝的大力倡导之下,南朝儒学出现了短暂复兴,突出表现为对于礼学和《孝经》的研习。徐陵家族作为新兴文学士族,虽无家世业儒之深厚学术传统,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儒学修养,比如对“礼”的精熟,对忠、孝之道的实践。梁、陈思想文化领域更为鲜明的特色是佛教的兴盛,梁武帝是为君主佞佛之极致,而陈朝诸帝多效其举。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徐陵家族自其父徐摛起,便表现出对于佛教的极大热忱,向下之影响及于徐陵、徐孝克兄弟,以及徐陵诸子。徐陵一生中最重要的佛教活动就是与天台初祖释智顗的密切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徐陵为天台宗在陈代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徐陵也是梁、陈士族中精熟义理之典型,徐陵的菩萨信仰,他对于佛性论、般若、涅槃诸说的领会在其文章当中多有体现。第三章是徐陵诗歌研究的第一部分。在探讨徐诗的题材、主题、艺术风格之前,本章对徐陵诗歌中作者存疑的篇章略加考辨。由于徐陵诗歌风格较为单一,也缺乏鲜明的时代标志,故不易系年。基于此,本章结合同时代文人和徐陵所属文学集团的创作,结合梁、陈社会思潮,齐、梁、陈三朝的文学风尚,对徐陵应制奉和诗、边塞乐府、《折杨柳》等篇目的创作年代作了考述,力求尽可能明确徐诗的创作年代。本章主要围绕四个主要问题进行论述。第一,徐陵乐府诗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多用横吹曲调,且徐陵横吹乐府在音乐性和文学性上直接继承“梁鼓角横吹系统”。第二,徐陵乐府诗中边塞题材乐府成就较高,其作品体现出主题上的集大成性,艺术上融合南北之长的优势。以上两点是南朝后期北朝文风南渐,齐梁“赋题法”,文学集团交流唱和,徐陵使北经历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成果。在研究徐陵文人诗时,本章主要讨论了徐陵诗歌中游宴、抒情两类题材,并希望以此证明徐陵诗歌深受齐、梁恒调影响的一面。一直以来,徐陵被视为南朝宫体诗之代表而饱受非议。本文第四章试图通过对“宫体”内涵的辨析,对徐陵“闺阁题材”诗歌的分析,将徐陵女性题材诗歌与“徐庚体”、“宫体”进行对比。并以上述分析为基础,论述徐陵不是宫体诗人,徐诗也不可等同于宫体,徐陵诗歌的自身价值不容忽视。作为六朝贵族社会的特殊产物,骈文的生成环境决定了徐陵骈文既是实用的文体,也是审美的文体。从实用性来说,骈文与徐陵的仕途、政治活动,甚至南北朝社会的政治历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徐陵骈文具有浓厚政治色彩。本章还试图揭示这一特征于徐陵骈文思想内涵、表现范畴的重要影响。当然,徐陵骈文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其审美价值。本章沦述了徐陵骈文在体物描摹、抒情达意、说理议论时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和审美价值,重点阐述了用典、俪辞、借代、炼字、夸饰等艺术技巧对于徐陵骈文审美风格构成中的作用和意义。徐陵骈文不仅仅表现出工整华丽的美感,更涌动着勃勃生气。伴随着徐陵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历程,徐陵文的文气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遒劲激扬到沉着老练的变化过程。所以,用“文章老更成”来形容徐陵骈文也未尝不可。第六章围绕徐陵与《玉台新咏》展开。本章首先对《玉台新咏序》加以分析,将《玉台新咏序》和其它文集的序言作对比,并结合史料,确定《玉台新咏》的编撰者就是徐陵,以作为本章立论的前提。考虑到南朝门阀制度的实际,本章以籍贯门第为标准,对《王台新咏》所录重要作家的生平略作考证并加以归类。本章主要沦证了《玉台新咏》成书于梁武帝中大通四年左右,是为宫体服务的范本。并在行文中具体阐述了《玉台新咏》对宫体追源流、述演进的作用,另有以史为纲对中古女性题材的归纳、整合意义。《玉台新咏》的编撰无疑是以贯彻萧纲宣扬宫体的意图为前提,但在具体执行中也体现出悖离“宫体”之诸多特征,这应该是徐陵本人文学观的反映。所以,本章结合《玉台新咏》“缘情”之内涵,“温柔怨籍”的选诗风格以及选诗体裁来阐述徐陵的诗学观,并作为对第三、四章的补充。
其他文献
社会的实践活动,通常以利益为的驱动力不断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生产基础,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安居
从有利条件、良好契机以及我国冬季竞技体育水平的发展等方面阐述哈尔滨申办冬奥会的可行性及必要性。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理性思辨总结归纳,总结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水平的快速发展,高速切削加工已成为众多科研人员研究的焦点之一。钛合金Ti-6Al-4V(TC4)具有比强度高,高温热强性和耐热性能以及抗腐蚀性好等优良性能
桡骨远端骨折指距桡骨远端2~3cm处的骨折,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1],约占急诊骨折的17%,随着老年人钙流失的增加,老年人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概率也增加,即使很
诉讼保险以商业运作模式为基础,通过投保将诉讼的成本和负担转移给保险公司,甚至社会。诉讼保险制度保障了老百姓接近正义的权益。引进诉讼保险不失为一种比较可行的对策。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促进了养老市场的快速发展,养老机构不断增多,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立法的滞后,纠纷的解决也没有可直接依据的法律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老机构
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小半径曲线钢箱梁的特征,对其做了相应的结构计算,并提出了计算与设计的注意事项,计算结果表明:钢箱梁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都满足要求,结构安全可靠。
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本文尝试从生态思维的角度对家具设计活动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探讨了家具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家具——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
分析了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变形的原因,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路桥过渡段的工程处理方法,归纳了不同情况下路桥过渡段的处理重点以严格控制路桥过渡段的沉降差,保证高速列车的平
本文认为,要加强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管理,提高道路运营水平,就必须优化管理模式,提高规范性;树立保畅优先,服务为重理念;提前安排维修规划,争取有利工期;优选施工队伍,配强施工力量;完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