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江汉平原湿地时空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h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自然界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江汉平原位于千湖之省的湖北省内,河湖密布,淡水资源丰富。作为国内主要养殖基地,其湿地淡水资源对长江中下游平原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湖北省自然湿地面积萎缩,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其中江汉平原作为省内最为集中的湿地生态系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本文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选取2000年、2010年以及2020年三个时期,利用30m分辨率遥感影像及Globe Land30土地利用数据提取湿地分布区域并计算其景观格局指数,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转移矩阵、质心迁移、冷点热点等方法来分析江汉平原湿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通过地理探测器探究湿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取得主要结论有:2000-202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多为旱地转向湿地,发生转移的区域以松滋市与应城市为对角线的以南部分地区;20年间湿地面积所占比重也上升了8%,增加类型多为水田湿地,面积变化率为214.16%,增加区域为潜江市、监利县等南部地区,其中其中河流面积下降了11.77%、湖泊面积也减少了21.96%;湿地的质心总体南移,由2000年、2010年的仙桃市转移至2020年的潜江市;湿地分布都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且都呈聚类模式,热点区域逐渐向中部及南部区域移动,与人工湿地扩张趋势一致;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显示江汉平原人工湿地斑块数量增多,破碎化程度高,湿地总体呈现非均衡化发展;湿地变化受自然因素与区位因素影响较大,同时近年来社会经济因子GDP与人口密度也对湿地变化的驱动力大大增强。明晰江汉平原湿地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揭示其驱动机制,对自然湿地的保护、人工湿地的管理,以及湿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对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维护,都有一定的启发与思考。
其他文献
纳税信用既是衡量纳税人“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内容,更是落实税务管理、政策改革的有力抓手。虽然我国不断健全税务监管机制,但违反税法的行为时常发生;现有的纳税信用评价采用年度评价指标得分,即一年公布一次评定结果,导致信用评定时效性滞后;现有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还较为落后,纳税评价的信息化程度较低。本文以面向纳税人信用情况研究为出发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博弈论的纳税信用评价模型,深入分
学位
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FL)是一种新兴的实现多方之间协同的分布式机器学习技术,经过近年的研究证明联邦学习在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方面效果显著。然而传统联邦学习对各个参与方隐私保护关注度不够,一旦恶意参与方收集到其它参与方的本地模型参数便可以进行推理攻击,最终导致参与方隐私泄露。现有的联邦学习隐私保护手段主要是差分隐私保护和安全多方计算,二者分别存在隐私预算问题和加密开销过大问题
学位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数字货币、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公开性的特点也导致用户面临着严重的隐私泄露威胁,为此,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区块链隐私保护方法,其中混币机制由于能够部署在现有区块链网络中,且不会影响区块链原有的协议和机制,成为当前主流的区块链隐私保护解决方案之一。混币机制利用混淆用户输出地址的思想达到实现区块链隐私保护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混币机制存在以下问题:1)运行时间长,混币过程无法并行进行
学位
良好的水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水质评价与污染源解析是保护环境的关键,因而是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浙江省对河口水库是德清县的饮用水源地,近年来水库流域内农业用地的增加和旅游业的发展对水库的水质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而了解水库流域内的水环境状况、探究流域内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对于保障流域水质和德清县的饮用水安全尤为重要。本文以浙江省对河口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基于自然地理学、流域水环境学和数理统计等理论,通
学位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流域输沙量变化趋势愈加显著。流域输沙过程在全球生物和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会改变流域的地表形态,也会对流域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明确不同时空尺度下流域输沙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近年来全球很多流域输沙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均产生了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因而研究流域输沙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水文学研究中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
学位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在稳定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提升水稻施肥的综合效益和长江流域中稻养分管理水平,本研究收集了2000年~2017年间长江流域中稻种植区的田间试验数据,通过数据整理和运用QUEFTS模型分析数据获取参数,并对参数进行优化和验证,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探究了优化施肥条件下长江流域中稻施用氮、磷和钾肥的产量反应和利用率特征。优化施肥措施下长江流域各省份中
学位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与强度的增加,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不断加剧。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地影响着淡水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除富营养化外,外来生物入侵也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威胁。研究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入侵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对水生植物及群落的相互影响,可为未来全球变化下的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实践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本文采用外来入侵种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和
学位
水足迹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流域水资源管理是当今科学研究深入探索的前沿问题。作物水足迹中绿水和蓝水部分主要是通过蒸散发产生的需水量进行量化,本研究将在需水量的基础上引入基于区域用水量的农作物水足迹核算方法,从需水量和用水量的角度核算其水足迹,包括输水、耕地用水和排水过程中因蒸散发和渗漏损失的水量,反映出区域尺度的水分利用效率、灌溉系统运行水平和农业生产用水量,为农业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因此,本文基于水足
学位
近年来,旅游产业凭借其资源消耗低,辐射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等优势特征,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作用,在旅游资源大省中,旅游产业更是一种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湖北省作为国家中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地区,同时又是旅游资源大省,湖北省政府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推进旅游业成为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实现旅游强省建设目标。现如今,湖北省
学位
丹江口水库作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近几十年来较为频繁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库周的生态环境压力,开展丹江口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对实现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In VEST模型、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选取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5个年份为研究期,对丹江口库区碳储存、产水、土壤保持和农作物生产四种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