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汽柴油中有害物质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hongzi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用汽柴油作为一类重要的石油产品,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现代生产活动来说,车用汽柴油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被誉为交通运输行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血脉,事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事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事关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车用汽柴油行业发展中仍存在产品质量问题。本文以苯胺类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水溶性无机酸和含硫化合物为对象,开展车用汽柴油品质的综合分析研究工作,建立起新型有害添加物的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同时测定汽油样品中的6种苯胺类添加剂(N,N-二甲基苯胺、N-甲基苯胺、苯胺、邻甲基苯胺、对甲基苯胺和间甲基苯胺),采用强极性离子液体色谱柱分离样品,质谱中选择电喷雾离子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以苯乙酮为内标物进行定量分析。6种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在1~10000 mg/kg内与其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0.3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6%~120.8%,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汽油中甲基叔丁基醚、乙基叔丁基醚、甲缩醛、碳酸二甲酯和乙酸仲丁酯等醚酯醛类化合物进行测定,以4-甲基-2-戊酮为内标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该方法线性范围是10~10000mg/k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检出限为0.6~2.6mg/kg,定量限为1.8~7.8mg/kg。样品中的醚酯醛类添加剂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0%~114.7%,相对标准偏差是0.7%~5.0%。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汽油中醚酯醛类添加剂的测定。3、二维中心切割气相色谱法对汽油中的甲基叔丁基醚、乙基叔丁基醚、甲缩醛、碳酸二甲酯和乙酸仲丁酯化合物进行测定。目标化合物经强极性tcep色谱柱预分离后,再由非极性db1色谱柱进一步分离,确定各目标化合物在柱切换和不切换的保留时间,建立了双柱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各待测物在10~10000mg/kg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96~1.0000之间。这几种醚酯醛类的添加剂的检出限为0.38~2.14mg/kg,定量限为1.14~6.42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4%~114.8%,相对标准偏差是0.04%~3.7%,分析数据准确、可靠,证明该方法具有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易于操作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汽油中醚类酯类醛类化合物测定分析的方法。4、抑制型电导离子色谱检测法同时测定车用汽柴油中f-、cl-、br-、no3-、so4取,再超声振荡、离心分离、0.22μm混合纤维微孔膜过滤后,以koh作淋洗液,采用抑制型电导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各待测离子在0.5~20 mg/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90~0.9999之间;各阴离子的检出限在0.01~0.04 mg/kg之间,定量限在0.03~0.13 mg/kg之间。汽油中各离子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7.6%~10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4%~3.5%之间。柴油中各离子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6.8%~110.0%,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1%~2.9%之间。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单,检测快捷,具有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的优点,适用于车用汽柴油中常见无机阴离子的定量检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5、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器联用法(GC-SCD)测定车用汽油中十九种硫化物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检出限在0.03~0.36 mg/kg之间,在0.50~150.00 mg/L浓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线性范关系,相关系数在0.9762~0.9999之间,车用汽油样品中加标回收率在76.4%~12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5.7%之间。该方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能够准确测定车用汽油中十九中硫化物的含量,对于车用汽油中常见硫化物含量的测定及车用汽油硫化物类型分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采用吸附色谱法将辽河及孤岛稠油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以甲苯、正十二烷混合溶液为模拟油,选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OP-10为乳化剂,测定添加不同组分和不同类型的乳化剂前后体系的界面性质,考察了极性组分在水包稠油乳状液中所起的作用、组分在水包稠油乳状液中与乳化剂的作用关系,同时研究了组分间相互作用对模拟油体系界面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稠油及各组分间均含有芳环及吡咯环、羧基等杂原子极性
本论文首先采用控制变量法系统地研究了一步法合成多级结构ZSM-5的影响因素如晶化温度、晶化时间、硅铝比、原料配比等。而后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以二甲醚在催化剂上的总芳烃
氧化锌(ZnO)是一种重要直接宽带隙的半导体材料,在生物、化学、气敏传感器、场发射、纳米激光器、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器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掺杂是非常重要的半导体改性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