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共振及其在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32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重点作了以下工作: (1)深入研究阈值系统的性质,总结阈值系统随机共振的产生条件和特性;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发现并讨论了有关信号增益和信噪比增益的新特点,为信号检测奠定了理论基础; (2)分析双稳系统的性质、演化规律及随机共振的产生和特点;提出利用多随机共振技术进行信号整形;分析其局限性,提出利用非实时取样技术来提高双稳系统所能处理信号的频率; (3)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及自适应信号处理的原理,分别设计了基于阈值系统和双稳系统的自适应随机共振信号检测系统;通过对未知的含噪脉冲信号和含噪正弦信号的仿真实验,证明上述系统能通过自动调节系统参数产生随机共振,从而进行信号的最优检测或处理; 4)利用上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性探索,首次把随机共振应用于工业检测和电子测量中,取得了较好的仿真效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分布式视频编码(Distributed Video Coding, DVC)因为其编码端简单、解码端复杂的特点,适用于编码端条件受限的场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视点分布式视频编码(Multi-view
本论文是在组织实施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基于MPLS流量工程的通信网络QoS研究,项目编号:2003001312)的过程中,对IP网络QoS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一些成果。  本文
由IETF制定的多路径传输协议(MPTCP),立足于传输层,适用于多接口通信设备的传输资源聚合。MPTCP能兼容常规TCP,且具有应用层透明特点,成为近年来多路并发传输和异构网络垂直切换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作为计算机网络进化而来的无线通信技术,WiMAX对网络数据的实时存储和高效管理有着迫切的需求。本文以IEEE802.16协议和WiMAX论坛规范作为理论依据,首先
EPON(Ethernet PON)是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在以太网之上提供多种业务的一种新技术。它旨在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瓶颈,具有成本低、兼容性好、技术成熟、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