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活动正常展开的保证。政府诚信是多种主体诚信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它既是直观显示一个地区诚信度的指示灯,也是带动其他主体诚信的火车头。当前我国社会深刻转型,各领域利益冲突增多,失信行为也呈多发频发态势,同时部分地方政府诚信建设中的缺失被广泛质疑。为了更好的完成政府各项职能,顺利破解社会矛盾,迫切需要政府从诚信开始抓好自身建设。本文广泛学习借鉴了国内、国外多个时期的学者对政府诚信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诚信、政府诚信、政府诚信建设的内涵进行了归纳,进而提出了政府诚信建设推进中的伦理塑造、宣传倡导、行政推动、监督强化、制度保障等多种机制。梳理了社会契约论、委托代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政府诚信相关理论渊源,进行政府诚信建设的理论分析,提出政府诚信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多方面的价值。随后选取地方政府工作中的实例为研究对象,从法治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等建设理念的落实中,总结了地方政府诚信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同时指出地方政府诚信建设中的通病,如:数字造假、政绩工程、忽视民意、利益冲突、不作为、乱作为等。指出以上政府失信行为对于构建国家现代治理体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塑造先进文化、创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得出,政府诚信建设不足的根源在于道德伦理、宣传教育、行政措施、监督制约、制度建设等多种因素的缺失。据此提出地方政府诚信建设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建设伦理塑造机制,树立诚信价值观和现代化政府理念;通过建设宣传倡导机制,推广政府诚信理念、培养公民意识;通过建设行政推动机制,做好政诚信的考核、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通过建设监督强化机制,有效的激活内部监督、持续扩大外部监督;通过建设制度保障机制,完善内部制度支撑、保障社会力量参与。通过以上机制建设的促进作用,实现政府诚信建设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