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鸡肉用性状杂种优势分子遗传机理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r0op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鸡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遗传机理,该研究对纯种白洛克(EE),中国丝毛乌骨鸡(CC),农大褐(DD),白来航(AA)四种纯种鸡进行了4×4共16个组合的全双列杂交试验,采用随机引物mRNA差异显示技术.检测了16个组合试验鸡肝脏组织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对基因差异表达模式与杂种优势率进行了相关分析、进一步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反Northern点杂交验证、克隆测序和功能推测,初步探讨了差异表达模式及差异表达基因与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在16个杂交组合中,共发现了15种基因表达模式,并且各种基因表达模式在各组合中所占比例不同,其中基因差异表达模式占42.39%.2.在8、14周龄两个生长阶段杂种优势率与表达模式的相关中,杂种特异表达型P7(T0110)、纯种特异表达型P8(T1001)、反交组合沉默型P13(T1101)、反交组合特异表达型P14(T0010)这四种基因差异表达模式在性状杂种优势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与很多性状的杂种优势率都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说明纯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后代发生了不同于纯种的基因表达,这种差异表达,显著的影响到了杂种优势的形成.3.其它与杂种优势相关的模式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在8周龄杂种优势与表达模式的相关中,P9(T1111)、P11(T1010)与皮下脂厚有显著的相关,其它模式的相关均不显著(p>0.05);而在14周龄杂种优势与表达模式的相关中,P5(T0100)、P3(T0011)也与很多性状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其它模式均不显著(p>0.05).4.该研究对42条杂交验证为阳性的差异表达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采用Blast软件将其与GenBank中已知序列进行了相似性比对,并进一步进行了功能推测,发现了6条差异表达片段与三个功能基因相似,8条差异表达片段与5个调控基因相似,另有28条没有找到相似基因,属功能未知序列:1)与三个功能基因相似的差异表达片段;DDEE26、DDEE27、CCDD13、AACC8相似于鸡前血清白蛋白原基因(97%、98%、97%、98%).EECC10相似于细胞质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82%)CCDD3相似于人醛脱氢酶3(ADH3)(84%)基因.2)与5个调控基因相似的差异表达片段:CCDD2相似于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85%)基因.DDEE29、DDEE8、DDAA13、EECC17相似于人蛋白酶体大亚基P112基因(83%、79%、82%、81%).DDEE32相似于人剪接因子(sf3b1)(84%)基因.DDEE15相似于鸡核受体FTF/LRH-1(98%)基因.DDE31相似于人HEL(84%)基因.这些已知和未知功能的差异表达基因包含了转录、转录后修饰、可变剪接、翻译等各个环节的基因,它们可能都影响了杂种优势的产生,是鸡肉用性状杂种优势的候选基因.
其他文献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优质的多年生豆科牧草,需求潜力很大。为了更好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开展施肥研究势在必行。本试验在河北省坝上地区通过田间施肥试验结合肥料效应函数法确定了坝上地区紫花苜蓿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及最高产量,同时得出了铁锰铜锌4种微肥的最佳施肥组合;通过盆栽施肥试验结合养分丰缺指标法确定了坝上地区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的丰缺指标。研
语文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学生的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到其学习的效果,在低年级写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启发、刺激、拓展学生的
本文主要以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为重点进行阐述,从充分激发兴趣、挑选合适书籍、强化方法指引、丰富读书活动、巧借艺术搭桥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小
很多人认为,教师对自身子女的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现实中,很多教师常常陷入种种误区,面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不知所措。误区1:角色的迷失,使孩子无所适从教师肩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