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片上网络互联的SoC调试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hejia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芯片集成度和设计复杂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将整个系统集成在一个硅片上的片上系统(SoC:System-on-a-Chip),已经成为主流的设计方法。SoC利用IP(Intellectual Property)重用的思想,将处理器内核(如CPU和DSP),存储器,基础IP,用户自定义逻辑(UDL)等模块,通过总线等互联机制连接起来,在一个芯片内实现了系统的功能。SoC在性能、成本和功耗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广泛应用于移动手持设备、通信网络设备、数字电视和消费电子产品当中。SoC通常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出现失误在所难免。尽管SoC的验证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验证上花费的代价也越来越大,但要实现SoC设计的一次成功是极为困难的。如果SoC中出现硬件或者软件的错误,就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进行调试(Debug),以发现导致错误的根源。因此,能够提高调试质量(Debug Quality)的SoC调试技术是减少软硬件调试时间和成本的关键。另一方面,随着工艺尺寸的不断缩小和片上通信要求的提高,共享总线的构架已经很难满足SoC的通信需求。片上网络(NoC:Network-on-Chip)技术,将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一些成熟经验应用于SoC之中,利用基于包的微网络(mirco-network)实现片上通信,可以较好的解决总线面临的问题。因此,NoC被认为最有希望取代总线成为未来大规模SoC中的互联机制。然而,多数现有的调试技术和构架仍然以基于总线的SoC为对象,并没有考虑到NoC的特点。但实际上,NoC和共享总线的本质区别改变了现有调试技术应用的环境,使得这些技术很难有效的在基于NoC的SoC中使用。本文的工作就是针对基于NoC的SoC调试这一新课题,以调试需求和新的挑战为出发点,深入的研究了几个重要的调试技术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讨论了SoC调试的需求和目前常见调试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NoC的引入给调试带来的新挑战;结合这个领域中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并简单介绍了本文工作的成果。(第1章)■充分考虑了NoC技术的特点,提出一个完整的基于NoC的SoC调试平台。该平台由片上调试构架(主要包括调试代理和调试探测器)、片外调试控制器和调试控制软件构成,是其它研究工作的基础;然后,在该平台的框架内,分析了各个组件的功能模型和协同工作机制;此外,还根据这个调试平台,建立了一个实验仿真环境,用来对本文提出的调试技术进行验证;最后,通过和现有调试技术的对比,证明了该调试平台的新颖性和有效性。(第2章)■对调试代理(Debug Agent)和调试探测器(Debug Probe)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调试代理DA是片上调试构架的接入点,直接连接芯片的调试接口和跟踪接口,提供了访问片上所有调试资源的调试和跟踪通道(第3章)。调试探测器DP位于待调试的内核和NoC之间,用来实现对内核的调试和跟踪。它同时还可以对内核间的通信进行调试,并支持多核同步调试和交叉触发的应用(第4章)。最后,还分别对调试代理和调试探测器的实验设计进行了仿真和综合,仿真结果验证了各项关键技术,而对综合结果的分析证明了它们在面积开销方面的有效性。■对SoC调试中两个涉及多个内核的调试问题:“多核同步调试”和“多核交叉触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设计了一个多核调试命令的调度算法,通过计算和控制调试命令执行的时间,实现了多核调试命令的同步执行(第5章);另外,提出并详细分析了两种实现多核交叉触发的策略:多步调试策略和“带内”触发消息传递机制,很好的解决了特定调试应用中的交叉触发问题(第6章)。■最后,对所做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简单介绍了这一领域中其它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第7章)
其他文献
前不久,党中央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对办公室工作来说,也存在着如何创新的问题。如果不把创新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把冲动变为行动,把热情变为衷情,使创新成为一
基于室温下光弹材料载荷过程的红外热辐射测试结果,分析归纳了红外热辐射的共性特征。从固体材料的微观结构出发,结合相关的红外辐射理论、理论力学知识,分析论证了红外辐射
由于毫米波及THz波在电磁波谱中的独特优势,使其在军事和民用两方面都存在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源是毫米波及THz波能否被利用的核心。在毫米波及THz波段,基于光栅结构的真空电子器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时,存在的工程造价审计风险会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不利于后续工作的进行。文章介绍了工程造价审计及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概念,工程造价审计具备
智能控制系统是人类与技术发展至今所形成的一类最复杂和最具挑战性的控制系统,其建模是其直接法中其它一切问题的基础,但却是用常规的手段难以解决的。本文先对智能控制系统建
基于白光干涉原理,研制成功高双折射保偏光纤分布式偏振耦合测试仪一台。该仪器用于保偏光纤偏振模式能量耦合现象的检测,可作为保偏光纤制造及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检测手段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了。大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
数学作为一门基本学科,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能够很好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知识进行探讨,举例分析了数学知识
甲基汞是毒性最强的汞化合物之一,大米比其他作物较易富集甲基汞。本文阐述了大米中甲基汞的来源、标准限量、毒性与危害、人体暴露来源及暴露健康风险等,通过收集资料,分析
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系统芯片(SOC)的出现,并由此将集成电路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于SOC采用的是以复用IP芯核为主的设计技术,且将整个系统(或子系统)映射到单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