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最重要的时代主题。就整体而言,二十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空前发展。然而把民族地区与全国的发展水平相比,发展力度(特别是经济)不够,发展能力不强,社会发育的总体程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层,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历史的重任落在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身上。 基于对民族问题的忧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进一步丰富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并对民族地区发展状况作了准确的现实定位,那就是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文化发展水平、群众生活水平三个相对落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这是我们党制定民族地区发展战略的依据和最根本的出发点。今天民族地区面临着与东南沿海地区、民族地区之间及城乡之间三大差距,这三大差距是民族地区发展不力及发展不平衡的最直接的体现;另外,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以及中国人世更加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优惠政策与市场经济规则的关系;此外,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利益结合也是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21世纪是中国各民族走向先进繁荣的新世纪,民族工作将围绕这一核心主题而展开。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达成的共识是:解决好当代民族问题的关键在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采取的措施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并配套以可持续发展及科教兴区战略。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全面就地域而言应该是包括广大民族地区的,从内容上讲应该包括民族地区的经济、科教、文化等各个领域的。21世纪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世纪,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展望.21世纪,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一定针对新的实际,不断探索民族发展的新途径,相信民族地区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中华民族会以更加强劲的姿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