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红楼梦》研究析论——以王国维、蔡元培、胡适三家为例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三家的《红楼梦》研究出现为代表,20世纪初的《红楼梦》研究成为一个世纪以来《红楼梦》研究的学术源头,是红学史上重要的一环。回顾历史,抚今追昔,在新世纪初,如何才能正确把握红学发展的方向,如何正视学术研究的规范和与时俱进,笔者认为对这三家的《红楼梦》研究作一系统的析论,作一深入的探讨很有意义。   全文共分为三章,从介绍三家研究为始,取后探究三家研究方法的来龙去脉,最后对三家研究影响作一简述,并在此基础上作比较述评。其中第一章三家研究概论展示三家各自对《红楼梦》的研究成果,将他们的观点提炼出来,主要是三家的主题研究和文本研究。在三家研究方法探因溯源中,对三家的研究方法作一简略介绍,主要是对三家采取三种方法的探因溯源,这包括:研究者个人性格经历;研究方法学术思想背景;社会时代背景等等。其次是三家影响及比较研究,在此将对三家的研究作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探讨,包括:三家主题研究的特色;三家研究方法的特点,角度,优劣得失;三家研究对后世的影响等等。最后对上述所有论述作一整体小结,主要是三家的研究于现今《红楼梦》研究有着怎样的启示和反思。
其他文献
解放区文学塑造的女性形象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妇女在民族战争和解放战争下产生的复杂与矛盾的心理。她们自觉参与革命,随着时代带着“为革命斗争、为政治服务”的属性。文本中,她
学位
本论文以《封神演义》中的诗词为研究对象,对全书众首诗词进行注释,并在注释基础上对艺术成就较高、诗词内涵丰富的诗词进行简评,以便读者理解诗词内容和小说文化思想。本文主要
目前,“合作学习”在各地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开始重视和应用,但是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认识不足,或者没有作深刻的探讨,所以常常只在一种比较浅显的表面上展开,存在着
期刊
作为一部模仿《聊斋志异》而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清代乾隆年间的《萤窗异草》既带有很明显的“聊斋”风格,又有区别于《聊斋》和其它仿作的叙事特点。本文试图应用叙事学相关
苏洵作为著名的古文家,其诗歌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当然,这跟他的诗歌数量和质量有一定关系。可是苏洵处在北宋诗文革新的关键时期,他的诗歌颇有研究的意义。   苏洵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