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蒙晋商与清代内蒙古经济文化变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蒙商泛指明清时期在蒙古地区做生意的外地商人,主要指山西人,亦称旅蒙晋商。从17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历经300余年,在鼎盛时期一度几乎垄断了整个蒙古地区的贸易与金融,对蒙古地区的经济文化及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旅蒙晋商隶属于晋商学研究范围,在当今学术界关于晋商学的研究中,存在着“就晋商而论晋商”的缺陷,其中不少学者指出,晋商活动的区域研究是有待深入的问题之一。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探讨清代旅蒙晋商在内蒙古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商帮的形成、发展与衰败;著名旅蒙商号“大盛魁”、“元盛德”的经营活动对蒙地的影响;跟随迁徙的西口移民力量的壮大以及形成的蒙汉民族融合趋势;商贸城市的出现和发展等。有清一代,旅蒙晋商群体对内蒙古地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旅蒙商业文化的影响。旅蒙晋商的商业经营活动增强了蒙古牧民的商品和货币意识,带动了蒙地中小城镇的兴起和发展,激发了蒙古地区蒙人经商群体的出现,引起了蒙古族传统生活文化的变迁。二是移民农耕文化的影响。大量的西口移民进入蒙古地区后,与蒙民通婚、杂居,蒙汉两族文化融合加快,形成了农耕与游牧并存的蒙汉交汇区,在这片广大的区域上形成了一种“非汉非蒙,有蒙有汉”的移民“西口文化”。移民农耕文化促进了蒙汉交汇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动了蒙地村落及城镇的兴起,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漫瀚调”。因此,旅蒙晋商文化的内涵是多元的,应该全面综合地考量其对清代内蒙古经济社会文化变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点应阐述清楚:一是内蒙古商贸城市的出现,不单单仅是因为商业活动的影响,还应注意西口移民进入蒙地后,在经济生活上促进草原畜牧业与农区种植业的结合,使得一部分蒙古族从游牧变为半农半牧或向定居农业转变,而这种经济生活方式的转变才是商贸城市形成的基础。二是“西口”文化是一种双向交流文化,包括中原农耕文化对草原游牧文化的侵袭,也包括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渗透,是两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结果。步入新世纪,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内蒙古市场经济的发展,弘扬“旅蒙晋商文化”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津白Ⅱ(Tientsin Albinao2,TA2)小鼠具有高自发性乳腺癌特点,是研究人乳腺癌的良好动物模型,本研究通过研究Wnt通路相关蛋白、小鼠乳腺肿瘤病毒(mousemammary tumor virus,MMTV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病原物。由于其寄主范围广、危害重,每年在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抗线虫育种是防治根结线虫经济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连年的大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由于土地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环境污染等原因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数量急剧上升,一些群体性事件规模大参与主体多元、影响严重,使长期积累的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风湿内科的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该院风湿内科共有35名实习护生,所有实习护生均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护
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根据地面临巨大的军事政治危机前提下被迫进行的战略大转移,长征途中开展扩红运动则是在国民党军队围追阻截,沿途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巨大
《经济学人》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在政界影响力广泛。该期刊对叙利亚问题的报道观点独到,但国内鲜有汉译版本,这无疑影响国人全面了解国外主流期刊于叙利亚问题的看法。本文节选1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日益繁华,公路运输中的超限超载问题也日益突出,公路作为一种准公
荣氏家族企业集团作为近代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其长盛不衰的奥秘历来广受关注。百余年来,荣氏家族继承人无论身处何处,都极好地融入了当地的环境,取得了巨大成功,打破了"
<正>金秋时节,众多行业活动盛事"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片热闹景象。在此期间,以科技为主题的活动虽然略显低调,但却吸引了更多由衷的关注。继2011中国纺织学术年会、2011年度香
作为一份创刊并发行于“八·一三”淞沪抗战时期的综合性刊物,《上海生活》从1937年至1941年经历了五年的历史沉浮和社会巨变,以广告、摄影、文字、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