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步入21世纪之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使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它将带来一场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革命。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富和急剧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功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展开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同时,我国开始意识到实现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系统和评价工作模式。因此,课程评价改革成为了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成为教育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潮推动下,广州市教育局在2002年10月开始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第三阶段的工作,活动主题为“开展性教学评价研究”,其中发展性学生评价是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的重点之一。这个主题一方面是前两个阶段工作(第一阶段以教学设计为主题,第二阶段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主题)的延续,另一方面是适应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需要,尤其是配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与实施。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在以新的理念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教师们对学生的评价陷在了新课程教育新理念与传统评价体系的矛盾中,要解决这问题就必须对学生评价进行改革。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方法与途径。本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现状。本文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新观念,学生评价现状的回顾、分析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这三个方面阐述了进行学生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综述了世界各国开展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关于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研究概况;第二部分是本研究课题的理论依据及意义。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以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研究性学习理论为理论支柱的。而这些理论为数学教育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发展性学生评价具有重大的启示;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首先提出了在初中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所要遵循的自主参与性原则、成功激励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