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遴选与布局,是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树立一批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带头人”,以此普及校园足球活动,提高校园足球发展水平,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本文将福建省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空间分析法等,阐明福建省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空间布局现状,分析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探讨优化原则,并提出福建省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空间布局优化的策略,为福建省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未来在遴选和布局上提供科学的参考建议。福建省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整体布局数量上,沿海地区分布过于集中且数量众多,而内陆地区分布数量少且分散的情况;在学校类型上,小学超出遴选比例而初中低出,不利于小升初的上升渠道;在空间自相关性上呈现随机分布,各地区联动性较差,校园足球资源无法有效共享;在空间核密度分析上布局存在失衡,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在公平性上基尼系数超出合理范围。而影响福建省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布局的综合因素主要有:政策、经济、地理和文化因素。建议福建省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未来整体遴选和布局上应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点区和试点县为龙头,多点联动,建立“两核辐射五地”的足球特色学校整体发展格局。以“厦门泉州”“福州宁德”为两核心带动漳州市、龙岩市、莆田市、三明市和南平市五个地区;根据福建省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现状,将福建省各地区划分为三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结构布局,对不同等级地区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从而促进福建省各地区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协调均衡发展。福建省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优化路径为:协同发展,实现校园足球资源共享;弹性遴选,实现统筹发展;加强监管,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建立分级别联赛,完善分档训练营体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联系实际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