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动产登记对抗规则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boy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权法》第24条规定了我国《物权法》上的登记对抗规则。不同于物权变动的形式主义模式与意思主义模式,我国《物权法》第24条关于特殊动产登记对抗规则的规定则是作为一种例外存在的的混合主义模式。首先,《物权法》第24条一般性地介绍了登记对抗规则,但却未对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作出明确规定;而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买卖合同司法解释》)与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物权法司法解释(一)》)也没有对特殊动产物权变动规则作明确规定。而通过包括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在内的多种解释方法,笔者认为,《物权法》第23条与《物权法》第24条的规定一起构成了为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一般规则,亦即“交付生效,登记对抗”规则;其次在特殊动产的抵押权变动上,《物权法》第188条明文规定了适用“合意生效加登记对抗”的模式,即法律以例外规定排除了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一般规则对特殊动产抵押权的适用;而最后在特殊动产质权变动上,《物权法》第212条单单规定了“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生效。”由此引发了学界对特殊动产质权变动是否适用登记对抗规则的争论。通过分析实务中法院对类似案件的态度,并在解释论层面对《物权法》第212条规定与《物权法》第24条规定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最后从质权制度功能出发,笔者认为特殊动产的质权变动不受登记对抗规则的约束。同时,在登记对抗规则的法律效果问题上,通过学习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登记对抗制度及相关理论,尤其是对我国比较有借鉴意义的日本的各学说,在此基础上发展而出的我国学界关于登记对抗主义法律效果的理论中,以“效力不完全的物权变动加善意第三人的否认权”构建的综合说理论是最佳的。效力不完全的物权变动是指,物权的效力并不一直是同一的。若某一特殊动产物权变动因未登记导致物权的对抗效力缺失,则该物权人可能会因此承受失权的不利后果。善意第三人的否认权则是指法律此时赋予了善意第三人否认欠缺对抗效力的物权变动对自己的效力。这个理论很好地处理了当事人之间及其与善意第三人之间的关系。而在因特殊动产多重买卖导致的无权处分问题上,理论上并没有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空间。具体而言,特殊动产多重处分,若采“效力不完全的物权变动加善意第三人的否认权”理论,原权利人是属于无权处分的,进而导致了此时登记对抗规则与善意取得制度存在混淆的可能。但二者的实质是分别作用于不同情形下的两种功能不同的制度,它们在规范目的、适用范围、善意内涵以及有偿性上皆存在不同。且《物权法》第24条之存在,就通过其自身独有的功能把此种情形下的无权处分区别于善意取得制度下的无权处分,不再有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空间。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探究运动训练对农林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帮助其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以江苏省内某所农林类院校的87名参加运动训练的新生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运动训练对农林院校学生社会适应有显著提高,在处理同伴关系、自我管理能力、服从技能、表达自我意愿四方面具有显著变化,在运动训练中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关键词:大学生;运动
一、树立互动学习观人类最原始的学习行为始于生存的本能,当掌握习得的多少与人的生存质量产生一定的联系时,学习的效率就成为生存形式的一种制约因素。“学习”不只是“基于经
摘要:在教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下,人们对于体育课程采取了足够重视的态度,篮球作为当下比较盛行的体育运动,对于高职学生的体能提升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具备十分积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之中,合适的训练技巧对于学生篮球技能地提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要及时地转化自身教学理念,着重于提升篮球训练技巧,提升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篮球训练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探究,然后提出了
本文主要探讨广告口号的双关修辞及其创作机理.其一,敏于发现,巧于联思,来寻求与广告对象密切相关的语言的双关效果;其二,善于对双头语言进行识别和判断,使其意涵恰切,双关合度;其三,双
摘要:警察的体能素质不只影响着公安队伍的整体警务素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警务工作效率。警察的主要工作责任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国家长治久安,因此能否具有良好的警务实战能力和体能素质十分重要。本文对此作了深入调查研究,阐述公安机关开展警察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公安机关开展警察体能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开展体能训练、提升警察警务实战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公安机
在多年体操教学中发现为数不少的女生存在对体操项目的"恐惧"心理.这主要是由于她们肌肉力量较差,小肌肉群发育不协调,兴奋与抑制转换较慢,造成动作不灵活,在体操教学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