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对工程车辆管片散热器散热性能的定量化计算研究,选择一种合适的方程形式尤为重要。工程上普遍采用研究散热器整个空气流道单元体模型的方式来预测和改善其散热性能,但应用更小的单元体模型预测散热器性能参数的探究非常缺少。通过定量化分析不同热管排数的单元体模块的散热性能关联式,找到了其间的相关关系。针对某工程车辆管片散热器对其单元体空气侧传热及压降情况进行CFD数值分析,并进行相关数据结果验证。结果表明,在速度区间内,空气侧压力损失和换热系数的仿真值和文献中的数值吻合程度较高,两者的平均偏差均在5%以内。根据不同热管排数的单元体模块拆分结构,分析了1~5排热管的传热系数、压力损失和换热因子等性能参数的变化趋势;同时比较了其温度和压力云图的流场分布,研究模块间的性能变化规律;进而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幂指数型拟合方程对1~5排热管模块进行拟合研究,并进行F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模块间散热性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温度和压力的周期流场分布在同一位置上的趋势相同;然后拟合的1~5排模块的拟合方程显著性明显,且在10%的误差范围内能够有效预测100%、100%、96.30%、96.30%和88.9%的传热因子仿真数据,有效预测100%、98.15%、98.15%、96.30%和98%的摩擦因子仿真数据,其绝对误差均在5%以内。分析了1~5排热管传热性能方程的自变量参数幂指数的相关性,推导散热器性能预测方程,并对6排热管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散热器性能预测方程能有效预测1~5排热管的原始仿真数据和拟合方程数据。且6排热管预测方程在15%误差范围内有效预测87.04%的传热因子和10%误差范围内有效预测92.59%的摩擦因子,其绝对误差均在10%以内。图40幅;表6个;参5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