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惇曧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u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惇曧1872年生于广东顺德,受家学影响,工诗词。他于1888年至1894年之间于广雅书院读书,此后曾师事康有为。1900年入读北京国子监。大约1903年至1907年间任京师大学堂编译局编纂。1907年至1911年任邮传部郎中。辛亥革命后,曾任国民政府总统府秘书、礼制馆编纂等。他逐渐认识到官场的黑暗与倾轧,政府的腐败与无能等等,最终选择了弃官而去,以卖文(鬻)字为生,以梨园听曲为乐。此外,他的率真旷达、喜好禅理、淡泊名利等,显示了他的名士风度。  罗惇曧一生交游广泛。他与张百熙、梁鼎芬、梁启超、王闿运、陈宝琛、樊增祥、林纾等人均有密切交往,他们之间的诗歌唱和和他们对时代问题的探讨,对罗惇曧的诗歌和史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罗惇曧存世的作品有诗集《赤雅吟》、《瘿庵诗集》(卷后附《瘿庵诗外集》),另有集外诗近百首,集外词9首。其诗学论著《剑南诗选》共10巨册,今佚,《石遗室诗话》保存了45条诗评。他借诗歌表达了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无愧“诗人罗瘿公”的称号。在诗歌宗尚方面,入京前,他向温庭筠、李商隐学习。入京后,他与当时诗人切磋洗伐,遂由宗晚唐转向宗宋,呈现峭拔、幽深而又俊快的诗歌风貌。他喜以典故入诗,注重炼字,善于拟人。“以文为诗”是其古体诗歌的重要特色。  罗惇曧的史学成就表现在史料方面,其史料著作以掌故形式撰述,共16种。他编写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时,注重收集可信的材料,并在文中注明材料来源,力求真实地纪录历史。同时,他能够通过现象发掘事件的本质,评论精到,发人深省。  罗惇曧也是重要的戏剧编剧家、表演理论家。他在编剧时注重考虑观众的审美趣味、演员的自身条件、舞台演出与案头阅读的不同等因素。对古代小说或传奇进行改编时,注意戏剧的篇幅、语言风格、节奏快慢、矛盾冲突对演出效果的影响。他的《鞠部丛谭》,既充满趣味,又融入了他丰富的戏剧表演理论,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全球领先的专事为海事、石油天然气和能源行业提供入级和技术保障等服务的知名机构DNV GL集团,其亚太地区总部低碳绿色办公中心最近在上海落成。正在上海访问的挪威首相埃尔
期刊
文章介绍了通过在传统的瓷质或玻璃线路绝缘子的铁帽底部加装一表面覆盖硅橡胶的金属环片的新方法,可以使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更均匀,以提高起晕和闪络电压;使电场方向更垂直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不同角度入手,运用科学分析手段和利用日常生活观察、搜集所得,对汕头市区居民所操的潮汕方言的变调现象做系统、详细的描写和分析。  文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PAAT)是植物种子油脂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栽培品种花育32号和4个花生区组二倍体野生种中克隆得到编码LPAAT的基因序列。
自古墨宝、水色均是文人骚客所钟情的信物,一幅画、一首诗、一卷书,都离不开这荡漾在笔尖的五颜六色。当颜色遇到水后,它们又是怎样变成均匀的颜料,留在书卷、画纸上呢?让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