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中的隐喻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UANJIAN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隐喻学已经深入人类认知领域,使隐喻成为语言学、认知科学和哲学等学科所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科学思维中的隐喻问题越来越受到科学哲学家的关注。 本文首先概述了隐喻研究的历史背景和现状。隐喻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他影响了西方修辞学两千多年。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人们才开始认识到语言中的隐喻本质上是概念的,它深入人类文化的根基,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分析了隐喻的基本内涵,指出它是在本体和喻体的互动过程中,达到表达情感的目的或获得对事物(本体)的新认识。基于这样的理解,笔者把隐喻分成两类,即作为修辞手段的隐喻和作为认知工具的隐喻,而科学隐喻则是作为认知工具的隐喻的最重要的部分。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科学隐喻的基本特征、喻体的来源、科学隐喻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科学隐喻的基本功能等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在研究中,笔者发现科学隐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科学隐喻体现出认知的开放性和探索性。科学家使用隐喻,意在探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找出没有发现的新现象。(2)科学隐喻更具创造性。科学隐喻不仅会利用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而且具有创造相似的功能,这在科学隐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科学隐喻应是可检验的。不管是基于隐喻而形成的科学假说,还是具有隐喻性的科学模型,都需要经验的确证或证伪。关于科学家之所以要运用隐喻的认识论根源,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人类要认知周围世界、探索未知领域,就要借助已知概念或观念系统,并将它们投射到未知领域,以获得新知识和新理解。因此,隐喻是科学家形成新概念、提出新假设的重要的手段,在科学认知活动中发挥着命名、描述、解释和预言等功能。另外,通过对隐喻与模型之间的关系作探讨,笔者发现:隐喻在建构科学模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模型用于表示尚未认识的对象时。但并不是所有的模型都是隐喻性的,而那些隐喻性的模型也不一定是对研究对象的准确、恰当的表不。 最后本文对科学隐喻的认知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笔者基于当代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即人们日常认知过程中的理性思维与科学认知过程中的理性思维之间具有连续性,运用由认知科学家E.C韦所提出的动态类型分层理论分析了科学创造中形成隐喻的认知机理。此外,文中也提出了一些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笔者认为,对科学思维中的隐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隐喻在科学认知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在于隐喻思维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的几乎每一个方面。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明了科学中的隐喻和日常文化中的隐喻之间的联系,就能自觉地认识到并有意识地发挥自身民族在隐喻思维方面的长处,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利用频控阵实现目标定位成为雷达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针对频控阵雷达存在距离模糊和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基于提出的二维频率分集子孔径频控阵MIMO (frequency diverse
小额零星采购一般金额小,品种多,采购起来工作量大,属于非固定资产,在中职学校的采购领域是管理的薄弱地带。近年,随着中职学校事业不断发展,小额零星采购总量逐年增加,文章
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大量的数据需要在计算机和外设之间传送,为保证数据传输正确完成,需要有相应的驱动程序来对外围设备进行控制。本课题就是在对信号采集/处理PCI卡进行改进调
近来,智能移动设备发展迅速。增强现实(AR)、人脸识别等计算密集型的移动应用相继出现,这些应用通常要求设备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而移动设备的资源有限,不足以执行
舷号K-407的“新莫斯科斯克”号核潜艇是667BDRM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收官之作,更是苏联解体前生产的最后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1991年8月6日晚21时,“新莫斯科斯克”号成功齐射
协同共建是文科学院中心实验室发挥实验育人的重要保障,该文以四川大学文科学院中心实验室为例,提出了文科学院中心实验室三级共建模式,分析了环境设施、软硬件平台、教学资
本论文主要包括课题准备和实验研究两部分。 为明确研究重点,调查了大庆油田天然气公司八座循环水场的运行现状,以及冷换设备的更换情况;分析了循环水场补充水源的水质;从电化
在分析社会经济中各种主体相互直接作用的经济行为和决策问题,以及由这些经济行为所导致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和现象时,博弈论是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税收分配
IGFBPs(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在IGF(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中共有6种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2017年7月3日在其网站发布全球核力量年度报告。根据该报告,在过去一年里,全球核弹头总数虽然略微下降,但所有有核国家都在进一步推进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