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理论视域下社区韧性提升策略研究——以H市D区社区为例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k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风险具有高度的复杂、不确定和复合性与社区内居民的频繁聚集、流动的特征,给传统的社区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这需要我们再进一步审视社区管理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内在逻辑。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并冲击全球后,我国基层的治理已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之一。社区韧性作为治理理念的前沿研究之一,在社区共同行动的基础上,它可以将内部和外部资源联系起来,有效地抵御风险和危机,进而从危机的冲击中适应和恢复,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社区韧性反映的是一种灵活、动态的适应性,体现在危机周期的整个过程中。所以社区韧性各要素各系统阶段的所包含的核心能力和与之匹配的工具组合都有所不同,而且其形成的不同作用结果都会影响社区韧性水平。因此,社区韧性提升是应对各类不确定性风险的有效途径,是创新和发展社区风险治理的行动逻辑。基于此,本文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出发,以个案为例,剖析H市D区社区韧性建设现状和问题,进而提出社区韧性提升的相关策略。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内容。引言作为起始,介绍选题背景、意义,简要梳理当前研究现状,总结选题的研究方法和重难点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理论部分,阐述社区韧性的基本概念、特征和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为分析框架构建,探讨了自组织与社区韧性建设的关联性,构建自组织理论下的社区韧性建设分析框架。第四部分为现状与问题的提出,以H市D区的基层社区为对象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发现当前社区系统内存在问题;第五部分为原因剖析,从问题的背后得出社区开放程度不足、缺乏与外界交流的平台与机制、社区组织力量薄弱、居民韧性特征薄弱、多元参与机制不完善、治理手段与治理需求不对称、社区文化衰退等原因。第六部分为策略研究,提出培育系统非线性特征,促使社区有序发展;促进各要素协同合作,实现智慧化社区治理;提升社区居民韧性,完善居民自我增强机制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强固社区韧性内生动能等具体韧性提升的策略。
其他文献
2017年10月,中央在《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探索建立药品审评审批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2020年1月,中国和美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其中“药品相关的知识产权”一节对药品知识产权保护作出了详细规定,包括建立对补充数据的保护、建立专利纠纷早期解决的有效机制。自此,我国需要依照中美经贸协议的要求建立专利纠
学位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顺位监护人,但代孕关系中生育母亲、基因母亲以及抚养母亲的分离产生多个父母法律关系,导致各方主体对于代孕子女的监护权归属争议频繁发生。根据“分娩者为母”原则,谁生育子女就是谁的孩子,谁就拥有监护资格,若坚持适用该原则,代孕母亲享有监护权,那么在妊娠型代孕中,监护权就被赋予给了与所生育子女无任何血缘关系的代孕母亲,不利于代孕子女的保护;若否定该原则,又应当以何种规则作为代孕子女监护权的
学位
“套路贷”作为披着民间借贷外衣的新型违法犯罪现象,具有刑民界限模糊的特点,其民事外观的“合法性”与民事证据的“完整性”,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迷惑性,给案件定性以及惩治犯罪带来许多困扰。“套路贷”犯罪手段和方式不断升级,这无疑对“套路贷”行为的惩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了打击“套路贷”违法犯罪行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司法实践,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2019年发布了《关于办理“套路
学位
表决权差异制度允许公司在普通股份之外另设特别表决权股份的安排,实质上形成了对公司传统的同股同表决权安排的突破。表决权差异安排所具有的避免融资困境同时又强化控制权的独特特征使其在资本市场受到广泛青睐,成为近期推动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热点。我国也紧跟发展趋势于近期准许公司使用表决权差异安排上市。表决权差异安排下特别表决权股份的存在,赋予了股东超出其持股比例的投票权,因而特别表决权的存在实质上为上市公司控
学位
当前,私人数字货币的发展如火如荼,已成燎原之势。从本质上看,不能将私人数字货币定性为虚拟商品、证券、数字资产等,而应当将其定性为货币,即一种擅自发行的货币。目前,研究此问题,在理论上,可以弥补我国数字货币研究中对私人数字货币本质研究之不足的缺陷;可以理性审视私人数字货币对国家总体安全的影响;可以推动私人数字货币刑法相关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提升理论体系的前瞻性。在实践上,一方面,加强私人数字货币方面的
学位
近年,律师“会见难”问题一直被屡屡提及,会见不易、会见没有效果等都是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情形,究其根本,还是制度本身与实践存在脱节,法律文本的规定过于笼统,实务部门在执行时权力过大,特别是侦查机关,往往会为了自身的部门利益而忽略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律师的正当权益。近年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开展,各类重大复杂、侦查难度大的案件增加,为了保证侦查效果,侦查机关更倾向于拒绝这些特殊案件的律师会见。
学位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大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化、电子化的社交方式也已然深入生活和日常工作,但是我们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带来的问题。传统的诽谤行为多数情况下仅对被诽谤人的名誉产生负面影响,信息传播范围有限,且多发生在熟人之间。而当所有人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万物互联时,诽谤行为也从线下转向了线上。网络诽谤不仅直接对被诽谤人造成伤害,还有可能成为部分主体获取利益的手段。如何规范网络行为,“
学位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以李文亮医生案例和刘文雄医生案例为代表的医护工作人员工伤保护困境进入了公众视野。在这些案例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无法依据现有的工伤认定规则对被灾医护人员进行妥当的安置。为此,国务院人社部专门出台了《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1号)文件,并以此为依据应对医护人员的工伤认定难题,地方也纷纷发文响应。然而,这些
学位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在不断的摸索中日臻完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已逐步形成体系化,但法律制定的再好,终究是要应用于实践,良好的法律是可以运行的法律,是能够成为执法机关执法,企业、公众守法的有效依据。综观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历程,始终存在着法治失灵的问题,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但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仍未得到根治,新老环境问题交织。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生态环境法
学位
新冠疫情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危机大考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政府、公众、专家、媒体等多元主体参与其中,凝聚成科学防治战胜疫情的核心力量。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社会带来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以新冠疫情相关法治报道为切入点探析其在突发事件中发挥的功能,有助于帮助媒体探索如何讲好法治故事,宣传主流思想舆论,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大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