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家庭旅游活动指的是家长利用空余时间带领幼儿外出旅游,运用旅游的各种资源引导幼儿并对幼儿产生教育的影响。对幼儿家庭旅游活动进行研究,旨在探寻幼儿家庭旅游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幼儿家庭旅游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幼儿家庭旅游活动的建议和策略,以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拓展幼儿家庭教育的途径,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家长和幼儿的共同成长。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幼儿家庭旅游活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评析了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和不足之处,阐述了这些研究成果对本研究的一些启示。论文还分别对生物生态学理论、符号互动论、体验类型理论进行了简介和剖析,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幼儿家庭旅游活动提供了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论文选用了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其中,问卷法共调查了210位家长,访谈法访谈了51位家长,7名幼儿,15名景点工作人员,观察法共观察家长与幼儿的互动79次,尽量把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了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和多种资料来源的“三角互证”,提高了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在旅游中对于幼儿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家长认可旅游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家长运用旅游资源教育幼儿初具规模;家长尊重幼儿景点自主选择权;家长希望幼儿尽可能多地了解景点中的知识和参与景点活动中的各项活动;家长灵活选择活动策略,努力促进幼儿在景点中的发展等。同时在幼儿家庭旅游活动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如违背幼儿在景点中的参观意愿,影响幼儿参观时的情绪;对景点中的知识缺乏简单解读,不利于幼儿进一步理解;粗心观看景点,对于幼儿的的问题敷衍解答等等。通过研究者的观察发现旅游景点内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展示物品损坏未及时修补;景点内的部分内容讲解的不够清晰明了,并且讲解方式不适合幼儿的理解与观察;景点内部分时间过于拥挤,对幼儿及家长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部分景点内针对幼儿的活动项目过于简单或者几乎没有适合幼儿的活动,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反思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家长应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教育价值并且在旅游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此便可以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以及灵活的运用多种指导策略。其次家长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注意自身对幼儿的榜样作用。最后,家长应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幼儿在旅游中可以更多地接触自然,感受自然,向自然学习,并且在旅游后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去帮助幼儿巩固在旅游中获得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