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98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房价的快速上涨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更是惊人。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北京新建住宅价格上涨25.9%,二手住宅上涨36.7%,而同期北京的GDP上涨仅为6.7%,房价的上涨远高于经济的增长,加剧了社会对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担忧。因此,本文以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指标法和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分析。通过指标分析发现,我国的房价增速总体上不及经济增速和平均工资增速,除深圳呈上升趋势外,其余三所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均呈下降趋势或基本稳定,也即居民购房压力是在下降的。受数据限制,本文仅对北京、上海的商品房基础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北京和上海的商品真实销售价格从2008年三季度开始大幅偏离商品房基础价值,也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泡沫现象,但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的加大,泡沫程度逐渐缩小。  总体上来看,本文对房地产泡沫的风险持乐观态度,认为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并不严重,不存在房价大幅下跌的基础。主要原因有三点:(1)我国的个人住房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比重较低,银行风险可控,不存在发生金融连锁反应的基础;(2)土地稀缺性和我国的人口基数决定房地产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3)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并非完全市场化,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制于政府,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具有较强的管控能力。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两点建议:(1)维持房价稳定,引导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形成稳定预期,消除不必要的焦虑情绪,避免房价情绪化波动;(2)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大型企业,乃至产业群向中小城市迁移,推动中小城市人才集聚,实现多极化发展。
其他文献
现阶段,我国企业中99%以上的企业为中小型规模的企业,每年中小型企业至少提供了占国民生产总值60%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但是中小型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只重视短期利益,缺乏企业内部
学位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处于低碳经济发展前列的国家,日本政府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是极为重视的。日本政府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开始推动日本的环保产业发展,并在随后的二十年间
随着央行在2012年6月8日宣布“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又向前
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不断发展,企业影响力日益加强,企业行为对社会及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更为突出。企业盈利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冲突日渐凸显,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