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X-光双模式显影及缓释药物载体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dw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e304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超顺磁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的用于临床诊断中的磁共振成像领域。本论文针对Fe304纳米粒子单显影模式的不足,采用聚维酮碘和2,3,5-三碘苯甲酸对Fe304粒子进行X-光显影改性,并将制备的复合粒子应用于磁共振成像和X-光成像;针对Fe304纳米粒子单功能显影的局限,通过原位法制备出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和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并将制备的复合材料应用于磁共振成像和缓释药物载体。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聚维酮碘(PVPI)含碘聚合物和2,3,5-三碘苯甲酸(TIBA)含碘化合物对Fe304纳米粒子进行X-光显影改性,利用TEM、XRD、FTIR、XPS、TGA和SQUID等技术手段研究PVPI和TIBA包覆改性对Fe304粒子大小、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和磁性能等方面的影响。PVPI和TIBA改性Fe304复合粒子的磁化曲线符合Langevin方程,在室温下具有典型的超顺磁行为、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显著的磁共振成像效果,且TIBA改性Fe304复合粒子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突出的X-光成像能力。2)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合成出剥离的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继而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将Fe304纳米粒子原位修饰在GO纳米片表面,利用TEM、XRD、FTIR、Raman、 XPS、TGA和SQUID等测试方法研究GO表面Fe304粒子的生长机理和分散规律以及GO的复合对Fe304粒子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和磁性能等方面的影响。Fe3O4/GO复合材料的磁化曲线符合Langevin方程,在室温下呈现出典型的超顺磁行为、良好的水分散性和高的饱和磁化强度。重要的是,Fe3O4/GO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磁共振成像效果和高的药物负载能力,5-氟尿嘧啶(5-FU)饱和载药量达到0.361mg/mg。前24h的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动力学方程,释药半衰期为10.32h。3)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分别负载Fe304纳米粒子和Fe3O4@GO杂化粒子的磁性聚己内酯(PCL)复合材料,利用SEM、XRD、FTIR、DSC、POM、TGA和SQUID等表征手段研究Fe304和Fe3O4@GO在聚己内酯基体中的分散规律及Fe304和Fe3O4@GO的引入对聚己内酯晶体结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和磁性能等方面的影响。PCL/Fe3O4@GO复合材料的磁化曲线符合Langevin方程,在室温下表现出超顺磁行为和磁共振成像能力。当5-FU起始浓度为50mg/mL时,PCL/Fe3O4@GO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0.143mg/mg和56.6%。前30d的体外释药行为符合双相动力学方程,释药半衰期为29.25h。
其他文献
稀土掺杂发光纳米材料的有机分散液在光学放大器和激光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固体激光器在高功率和高重复频率泵浦下的各种热管理问题,成为新一代高功率
中国与西方的老年保障具有深厚的政治基础差异。中国的政治具有久远的礼治政治传统,家长政治也是长期以来中国政治的重要属性。中国的老年人在礼制政治中居于特权的一级,并在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同时在让学生说方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语
我国外派劳务人员工伤损害求偿问题具有特殊性,实践中外派劳务人员工伤损害求偿不力,导致其合法权益受损。针对外派劳务人员在境外发生的工伤损害,可按照劳务所在地社会保险
覆盖在弹性基底表面的刚性薄膜在压缩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屈曲,继而生成薄膜褶皱,这一现象通常被认为是影响结构稳定性,导致结构失效的不利因素。近年来,研究者提出利用这一力学
<正>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患者短期(3 个月)预后的关系。方法:200例住院患者分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和合并原发性
会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推动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培养出来的死板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教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
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多方面利于人类健康的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本文介绍白藜芦醇的理化性质、来源、药理作用、提取、纯化和检测方法,以期为白藜芦醇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本文采取狭义说的“校园暴力”概念,将在校青少年暴力行为置于青少年犯罪的语境中,对校园暴力的性质作出界定,分析校园暴力的现状,解读校园暴力的理论观点,认为不良
会议
综述了国内外对鲜食水果裂果的研究进展,从果实的形态解剖特性、环境因子、栽培措施、矿质营养元素与平衡等方面阐述了裂果发生的机理。认为表皮细胞大、果实角质层薄易于裂